陸瑁不自覺地嚥了一口口水:
“那為何此事沒有傳聞?”
“傳聞?”張白嗤然一笑,“這等傳聞,誰敢亂傳?不要命了?陸公豈不聞蜀地李家乎?”
事實上,馮郎君與張家小娘子的事情,都快是十年前的傳聞了。
誰會閒到拿一個傳聞說十年?
所以這個事情,現在懂的都懂,不懂的,誰又敢亂嚼皇家的耳根?
但關鍵是陸瑁不知道啊,他也不可能專門去打聽十年前的舊聞不是?
何況馮文和和張小四的傳說,究竟有什麼樣的內幕,這世間本就沒幾個人知道全部的真相。
更別說馮文和名聲如日沖天,也不怕這點緋聞。
就算是有人嚼十年耳根,這個事到現在反而是張家小娘子慧眼識英雄,非君不嫁。
一番英雄佳人的故事是少不了的。
畢竟隨著大漢各地建起學堂,南鄉的俠義和說書,也漸漸傳入百姓當中。
掌握著輿論的馮土鱉,感覺很爽!
所以現在陸瑁心裡想的就是:也對了,畢竟心狠手辣小文和……
只聽得張白有些感嘆地說道:
“說起來,其實此事,也是有起因的。而且這個起因,陸公應當也聽說過。”
陸瑁一聽,奇道:
“吾怎的不知?”
但見張白解釋道:
“陸公可知‘花容月貌’一詞?”
“自然知道,聽聞此詞乃是馮君侯贊張家小娘子……”
陸瑁說到這裡,猛然頓住了,不可置信地看向張白。
張白點了點頭:
“當年馮君侯自漢中回錦城,在錦城外的一處桃林,正逢張家小娘子,兩人一見傾心,暗生情愫。”
“於是馮君侯便送了一首詩給張家小娘子,詩云: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由此,張家小娘子‘花容月貌’之名,傳於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