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蜀漢之莊稼漢> 第0958章 巧言令色者,須得巧言令色之人對付(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958章 巧言令色者,須得巧言令色之人對付(二) (3 / 6)

當年長沙桓王(即孫策)把這些江東世家殺得人頭滾滾,最後依舊都沒能拿他們怎麼樣,更何況校事府?

“然則紅糖多是控於張家之手。”

有人提醒了一句。

“張家非陸家朱家可比,且此時正處於低谷,焉敢與校事府相爭?唯可慮者,乃是張家與馮文和關係匪淺。”

“如何能動馮文和,將這紅糖配額,多讓於我等手上,這才是關鍵所在。”

聽到錢欽這番話,呂壹若有所思,喃喃自語地了一句:

“這張家,倒也算是好命。”

吳郡四姓,各有家風:張家文,朱家武,陸家忠,顧家厚。

朱家的朱桓有節假之權,朱據乃孫權之婿。

陸家就更不必,陸遜位上大將軍,吳**中第一人。

顧家的顧雍是吳國丞相,為人寬厚。

所以孫權最重者,便是朱家和陸家。

平日裡又任用顧雍處理政務。

唯有張家,雖以才見長,但還是那句話:

亂世之中,人主所需者,要麼是治世之略,要麼是統軍之能。

才之事,反倒是列於末位。

所以孫權想要打壓江東世族,身為江東望族,同時又不被看重的張家,自然就是被拿來教猴的那隻雞。

但也同樣是因為張家“文”,因為張溫從蜀地回來後,大力宣揚馮文和的文章,為其揚名。

此舉與馮文和結下善緣,給張家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大好處。

所以呂壹才張家是好命。

有人感嘆道:“蜀人以忠義為先,怕只怕,我等未必能得動馮文和啊!”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之事,聽在蜀地已經被寫成了,乃是書之人必講。

就是蜀地百姓,亦張口可言“桃園三結義”什麼的。

世間怪異奇幻之事,莫過於此。

入孃的劉備三人什麼時候在桃園結過義?

偏偏那些蒼頭黔首還就喜歡這一套!

現在好了,蜀人尚結社,忠義必為先。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