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蜀漢之莊稼漢> 第0973章 無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973章 無事 (4 / 6)

司馬懿聽完聖旨,饒是他老謀深算,久歷風雨,仍是有些愕然不可置信。

只是他很快反應過來,掩飾起自己的失態,伏首接旨。

當這個訊息傳開以後,頓時就有人忍不住了,跑來找司馬懿

“大……司馬,如今正值開春,乃是屯田耕種之時,若是徵發役夫,百姓動盪不說,更會影響關中糧食收成啊!”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被司馬懿提拔起來的鄧艾。

這幾年來,鄧艾在司馬懿的授權下,憑藉自己在汝南屯田的經驗,在關中大力開展耕種,成效斐然。

如今關中軍中糧食不但供應充足,甚至還能有所節餘。

這本是鄧艾的政績,聽到陛下突然要徵發役夫,豈有不急之理?

把銅人、承露盤遷至洛陽,聽起來簡單,那是別人不知道這幾樣東西有多大多重,需要用到多少役夫。

鄧艾又豈會不知?

銅人源於秦始皇所鑄十二金人,最低也有三丈高,最大則有五丈。

輕則有千石(三十噸),重則有三十四萬斤(八十七噸)。

如今雖說僅餘二座,但如此龐大而沉重之物,又是渾然一體,真要搬到洛陽去,得用多少人力?

承露盤則是由漢武所造,“高二十丈,大七圍,以銅為之,上有仙人舉掌,用以承露”。

承露盤比起銅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過承露盤非是一體,可對其進行拆卸,搬運起來,倒是比銅人方便一些。

但所需人力物力,卻是比銅人更甚。

再加上還有鍾、橐佗等物,合計所需役夫至少不會下於數萬。

更別說從長安至洛陽,有一段路,稱崤函古道,長數百里。

南有險山,北有大河,東有函谷,西有潼關,路多險要,最狹者,僅能並軌而行,要麼就得翻嶺而過。

若是在這段路上運送這般龐大沉重之物,又不知要增添多少人手?

這麼算起來,今年關中就什麼事也不用幹了!

沒有曹叡所派的天使在場,司馬懿的臉色亦是陰沉下來。

陛下好土木和喜女色他是知道的。

事實上,前些年的時候,他數次上奏,勸說陛下不可多支民力以建宮殿。

至於女色,就當成是陛下的個人愛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了。

這兩三年來,本以為陛下已經聽了進去,沒想到今日居然下了這樣的旨意!

他這是想要徵盡關中民夫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