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蜀漢之莊稼漢> 第1412章 放狼歸野(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12章 放狼歸野(二) (4 / 6)

魏人無信又無義,這是此時此刻在他心裡不可動搖的信念。

就算是耿直如拓跋悉鹿,這個時候也知道,這司馬懿看似把自己等人放出來了,但實則卻是在無形中牢牢地控制著一切。

數千人馬,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再加上自己等人還是胡人,人生地不熟,手裡更是隻有五天的口糧。

就憑這些,想要在河北掀起什麼風浪,根本就是自尋死路。

所以接下來,自己等人,還是得按司馬懿的安排,前往指定的地點和人家借糧。

拓跋悉鹿雖說恨不得當即領兵回頭,攻破鄴城,把那司馬懿揪出來千刀萬剮,但他最終還是咬著牙說道:

“走!去元城。”

雖說此時還沒有形成後世的五姓七望,但已隱有端倪。

如河北的博陵崔和清河崔,及范陽盧氏,都已經算得上是河北世家大族數一數二的大姓。

世家大族可不是隻有田產和錢糧,名為護院實為宗兵的私兵也不少。

再加上莊園自給自足,塢堡林立自保,說是自成一小國也無不可。

而這些特意被他放出去咬人的拓跋胡兒,看起來數量不少。

但卻是如同被拔了毛的草雞,連去碰崔氏和盧氏本宗的資格都沒有,最多隻能拿一些旁支打牙祭。

所以司馬懿祭出的拓跋氏這把刀,第一刀砍向的,並不是崔氏和盧氏,而是元城王氏。

元城本與鄴城同屬魏郡,但在曹丕稱帝后,把魏郡分出去一部分,分置陽平郡,郡治就是元城。

春秋時期的魯僖公十四年(前643年八月,元城的沙鹿山在秋雨連綿中崩塌了,臨河山體墮入黃河之中。

時晉國的史官為此占卜詞曰:陰為陽雄,土火相乘,故有沙鹿崩。後六百四十五年,宜有聖女興。

《春秋經》、《公羊傳》、《春秋傳》等史書對此皆有記載。

六百多年後,正值漢宣帝在位,元城出了一位女子,此女姓王,名政君。

漢宣帝甘露三年,王政君在甲館畫堂給太子生下了一個兒子,同時也是漢宣帝的世嫡皇孫。

漢宣帝欣喜萬分,親自為其取名,在宮庭裡擺下了歡慶盛宴,孫兒被他“常置左右”。

這個孫兒,就是漢成帝。

王政君也由侍女升為婕妤,再升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歷經四帝,享國六十餘年。

元城王氏自然也是跟著水漲船高,最後形成了“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諸曹,分據勢官滿朝廷”的局面。

王氏子弟裡最出名的一個,叫作王莽。

沒錯,就是把王政君氣得拿傳國玉璽砸地,最後把傳國玉璽摔壞了一個角的那個王莽。

雖說王莽的新朝不被承認,王莽本人最終亦是死無葬身之地,元城王氏的地位也跟著一落千丈。

但世家大族數百年風流,終究還是有其底蘊在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