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校尉聽到這個話,只恨不得抱著王雄跳下城牆,也好一了百了。
“下走,下走確實,確實有一外室,在,在……”
王雄看到對方沒有否認,看向城下,略有嘆息道:
“那軍司馬你我都認識,此時又有人連你這等私事都能知曉,看來城下確實是三日前派出的無疑。”
“不如就讓他們進來吧,也免得別生事端。”
如今薊縣城守兵嚴重不足,這城下數百人,好歹也能補充一下城內的守衛力量。
而且此次漢國大舉來犯,本就兵力空虛的幽州,不得不臨時徵發百姓組成軍伍,其中摻雜了不少青皮流氓,甚至囚犯。
平日裡還好說,像如今被蜀虜殺敗,主將又陣亡,能潰逃回來已經算是不易。
還想指望他們聽從軍令,主動在城下呆上一晚,未免強人所難。
怕不是到了半夜,就會一鬨而散。
最重要的是,眼下漁陽情況不明,蜀虜從何而來,主將是誰,有多少人,誰也不清楚。
而見過蜀虜的,就只有城下這些人,不讓他們入城,真要半夜全逃了,到時候他找誰去問敵情?
王雄表面看起來是詢問崔校尉的意見,但崔校尉此時哪還有別的選擇?
“使君所言極是,是下走前番考慮不周。”
王雄點頭,然後探頭出女牆,向下邊說道:
“吾乃幽州刺史王雄,爾等所求,吾已盡知矣。既是大魏將士,又是大魏子民,吾豈有拒之城外的道理?”
“來人,開城門!”
連喊數遍,城下潰兵聽到這個話,歡聲如雷。
“王使君大恩!”
“使君仁義!”
“謝過使君!”
……
聽著城下感恩戴德的聲浪,與前番叫罵形成了鮮明對比。
崔校尉的手用力地按了按刀柄,看向輕而易舉就收攏潰兵之心的王使君,心裡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他感覺自己似乎被人利用了,當了一回墊腳石,但是又沒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