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皇上勤於改制,日夜操勞,近拂曉方睡下,天亮又起身。
改制之策,她並不是十分明白,只略略曉得新帝登基後,常與方孝孺討論周官法度,傾心於治國經邦之道。近日又忙於《皇明典禮》,對皇室禮文重新勘定,涉及朝廷、東宮、王府的官制亦需改定。
而北方燕王的靖難戰事,他似乎並不十分關心。時不時召齊泰黃子澄入來,過問兩句也就罷了。
打仗的事,桐柔就更不明白了,且在齊黃二位大人口中,這場戰事兵力懸殊、李景隆用兵如神,不足以令人憂慮。
她只願這場戰事當真如他們所說,很快就會結束,並不會危及京師。而爹爹和姐姐也定會安然無事……
捲簾聲響,東房側面走出二人,正是皇上與方孝孺。顯然是皇上邀請方學士同閱庭中花木。
二人一前一後,仍在低聲說著什麼。朱允炆時不時駐足,似是觀賞秋木紅葉,其實正仔細聽那方學士低語。
庭院中寒意蕭瑟,桐柔手裡拿著朱允炆的氅衣,卻又不好上前打斷,只能在廊下屏息候著。
身旁樹叢裡一陣悉索之聲,她急忙看去,只看清一個雪白毛絨絨的大尾巴。
她好奇張望,那尾巴哧溜一聲也收進樹叢中,不一會兒探出一張尖尖的面龐,眼眸漆黑卻極為靈動。
狐?
桐柔尚未看清楚,猛聽一旁侍衛喝道:“誰?!”
那小狐忙縮排樹叢裡,立刻沒了蹤影。
不遠處的朱允炆和方孝孺循聲望過來,方孝孺一臉不悅,“何人驚擾聖駕!”
那侍衛忙跪稟道:“卑職該死!方才聽聞樹叢中有動靜,擔心有刺客……”
刺客二字一出,不知從哪裡冒出幾十個身影,各個按刀執弩,將皇上和方孝孺團團圍在中間。
朱允炆已瞧見桐柔一臉驚惶正在那廊下,衝她揚手示意她過去。
桐柔猶豫了片刻,走近前去。
那些錦衣衛縱然並不情願讓她在這種情況下靠近皇上,但既然皇上手都招了他們也不敢阻攔,遂讓開一條道容她過去。
這陣勢桐柔何曾見過,且不提身後那些凶神惡煞的錦衣衛,但是後面那位不苟言笑如今眉間緊皺方學士,她也是怵得慌。
朱允炆問道:“你可看見什麼?”
桐柔急忙斂了心思,“沒……沒什麼,好似是狐……”
“胡說,宮中怎會有狐!”方學士斥道。
一旁錦衣衛的首領忽然出聲道:“陛下,近日宮中確有人瞧見過狐,不過行蹤詭異未曾尋獲。”
方孝孺微微錯愕,隨即忽然道:“既然有狐,為何不宣鷹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