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元英> 0094、按圖索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094、按圖索冀

侯長海走後,元英很感嘆:“幸得侯兄,有了他,我們順利地抓到魏忌,也能順利地抓到紀思元。”**秦江月既感動又欣慰:“我建嘯林的主要目的就是為蘇越大將軍報仇,如今,我們總算抓到了魏忌這個諂害忠良的小人。接著我們還會抓到紀思元,甚至吳階。”**“如今看來,許多事情嘯林功不可沒,秦幫主當初的抉擇是正確的。”**談不上什麼正確不正確,情勢所迫,稀裡糊塗地走上江湖之路,如今,就是想退也退不下來了只得硬往前走。”**“後悔了?”元英笑道,“如若後悔還可以當你的都尉啊!”**“開弓沒有回頭箭,這我懂。只是,我看不清我們的嘯林還有什麼路子可走?”**“你原本是搬石頭過河,如今還是。我們不是神仙我們無法預測未來,所以,我們只能一邊走路一邊探路。”**元英與秦江月的談話很沉重,因為他們的心裡都沒有底氣。他們的皇帝是一個昏君,昏君的眼光只看到一米遠的地方,這一米遠的地方就是放置龍椅的地方。他的心中只有一件事,不讓龍椅被別人佔了。他就沒想到平陽被佔,晉陽被佔,臨漳被佔,你的龍椅還能保得住嗎?**元英與秦江月兩人一直聊到天黑,才回到靜雲寺。**侯長海不愧是一個英雄,次日上午他就得到了紀思元的訊息:紀思元沒有死,在嵩山的一個古廟裡。**下午,他將這一訊息報給了秦江月與元英。**“嵩山?”秦江月驚喜地問,“哪一個廟?”**“只知嵩山不知是哪個廟。”**“知道在嵩山就可以了,”秦江月非常滿意侯長海這麼快就探到紀思元的下落,“嵩山的廟宇也不會太多我們一一打聽就能打聽得到。”**三個人都很高興,元英馬上想起銅鏡的事,因為侯長海能在宋之雲那裡探到紀思元的事一定與銅鏡有關,這個西漢銅鏡打動了宋之雲。**“宋之雲喜歡那個銅鏡吧?”**“喜歡!”侯長海笑道,“拿到手就不放下了。”**“我能想到宋之雲當時的情景,那個銅鏡真的好看。”元英笑道,“也許我們不知道那個西漢銅鏡價值幾何但宋之雲知道。”**“從她痛痛快快地告訴我紀思元的下落,我知道這個銅鏡價值不菲。”**“旗開得勝,”元英雙手拱拳表示她的謝意。**“不要謝我,”侯長海笑道,“是秦幫主的功勞。”**元英嗔笑道:“沒有你當初的絞盡腦汁哪有今日的順利?”**“沒有我也照樣,如此珍貴的西漢銅鏡誰送都能送進去。”**“此話差矣,”這時秦江月接過話去,“沒有侯兄兩次進入宋府的基礎,我估計,換了別人就不一定這麼順利。宋之雲雖貪也不會隨意讓一個不明不白的人進入她的府邸。”**“依我看,如果抓到紀思元你們都是大功臣。這件事明擺著的嘛!”望著兩位有勇有謀直分進取的青年才俊,元英滿臉笑意,“我看了,去嵩山之前,我得請你們喝一頓。”**“免了!免了!”秦江月一擺手,“我現在最不想做的事就是喝酒。我希望你們早日出發,早日抓回紀思元。”**“明早我們就出發吧!”侯長海望了望元英,笑道,“我們上次不是配合得很好嗎?有上次的經驗我們這一次也不會差。”**“我就願意聽這樣的話,鼓自己計程車氣,滅敵人的威風。我們明早就出發!我就不信我們抓不到紀思元!”**“抓回紀思元,我們慶賀一番。”秦江月興奮地說,“即使我不願喝酒,我也要喝上兩杯。不是兩杯,喝多少都行!”**“好,願我們旗開得勝!”元英很是開心,信心滿滿。**元英與侯長海騎著快馬奔波了兩天兩夜終於到了嵩山腳下。這兩天兩夜他們在驛站換了四次馬,在驛站裡只休息了一個晚上。**在嵩山腳下的西峪村他們停了下來,在村口他們看到綠草叢中幾條小溪交錯流淌著,嘩嘩地向前奔去。元英見溪水如此清澈便蹲下身子,掬一捧溪水送到嘴邊。**“太爽了!太爽了!”元英高興地喊起來。**“爽嗎?”侯長海很好奇,也捧了一掬溪水喝了起來。他叭噠叭噠嘴,細細品味一番之後也高喊一聲:“好甜!”**正在這時,有一個放牛的老翁從他們身邊走過,看到他們對溪水情有獨鍾知他們是遠道而來的遊客,笑著說:**“兩位遊俠,這裡的溪水不好喝,還是鷹嘴崖的泉水好喝!”**“鷹嘴崖?”**“是啊,鷹嘴崖,離這裡也就五里路。”**元英一聽很高興:“五里路?不遠啊,我們去喝鷹嘴崖的泉水吧!”**“謝老伯!”侯長海對放牛的老翁施了一禮,問道,“老伯,嵩山上有幾座寺廟啊?”**“哎呀,有好幾座呢,靈隱寺、玉泉寺、白馬寺……”放牛的老翁像數著家珍一一道來。**“這麼多呀!”侯長海一聽老翁口吐珍珠馬上問道,“嵩山上的寺廟為何這麼多?”**放牛翁似對此頗有興趣,很樂於回答:“這嵩山可是養人的好地方,樹木繁茂,空氣清新。五嶽之中,不冷不熱。廟宇中一百多歲的和尚有很多呢!”**侯長海與元英互望了一眼,覺得這個老翁對嵩山的事知道得很多,他們是不是可以請老翁作他們的嚮導呢?**“老伯,你對此地很瞭解,我們想遊覽嵩山,你能不能給我們當個嚮導?”**“不行啊,我還得放我的牛呢!”**“老伯這樣吧,”侯長海從包袱裡拿出兩塊銀錠遞了過去,“給你兩塊銀錠,你將這幾頭牛寄存在山下的一個客棧裡,讓他們幫你飼養兩天,然後你作我們兩日的嚮導。”**看到兩塊沉甸甸的銀錠,老伯同意了。**這時,侯長海向老翁說明他們要去的地方——每一座寺廟。**老翁爽快地答應了:“山上的寺廟十來個呢,兩天之內能走完。晚上我們就在寺廟裡住。”**“這裡的寺廟還留宿呢?”**“嵩山這個地方是佛教的發源地,全天下的佛教徒都願來此朝拜,所以每日來這裡的人很多。寺廟是慈善之地,每個寺廟的主持都留宿信徒。”**放牛翁不但身子板硬朗還很健談,也許這與他長年放牛有關。老伯在前面領路,元英與侯長海緊隨其後。一行三人在嵩山南麓開始向上登,開始坡度不大,並未費多少力氣,不多時他們到了鷹嘴崖。**老翁讓他們嚐嚐鷹嘴崖的泉水,他們在泉眼處接了一捧泉水送到口中。都覺清涼可口,肺部都感到輕鬆涼徹。**“太好了,天一第一泉吧?”元英激動地問老翁。**“不是天下第一泉也差不多,真的好喝。”**這時,三人轉向靈隱寺的方向,在鷹嘴崖的南面他們見到了嵩山的第一個寺廟。**靈隱寺的建築很輝煌,廟內觀音菩薩殿位於正中,東西兩側分別建有日光菩薩殿、月光菩薩殿,二殿結構形式相同,門內影壁正中嵌“靈隱寺”三個字。山泉湧流,小溪彈唱。清明時節,山花爛漫,此處環境十分優美。**元英倚石而望,白雲浮游山半,村舍簇簇點點,有種“身居凌空非人間”的感覺。她心中暗想:難怪紀思元躲到此處,此處乃人間仙境。**他們一個殿一個殿的觀看,甚至視窗緊閉的小房間都沒有放過,只是他們沒有發現他們要找的人。**元英不識紀思元真容,但侯長海卻從宋之雲那裡獲悉了紀思元的容貌特點:高大魁梧、臉膛黝黑、眼睛滾圓、十指如檁。“十指如檁”不免有點兒誇張,但正是這一與眾不同特點讓人容易發現紀思元。**走出靈隱寺,放牛翁知他身後的兩個大俠並非單純地遊覽嵩山,好像在找一個人。**“你們要找的人叫什和名字?”老翁很直爽,不覺地問。**在山高皇帝遠的地方,元英不想隱瞞實情覺得說出來也無妨,她告訴放牛翁他們要找的人叫紀思元。**“紀思元?”放牛老翁搖了搖頭,“沒聽說過。”**“沒聽說過?”**“這個名字很生疏。”**接著,他們繼續登山,他們第二個目標就是玉泉寺。走了四里多路,他們來到了玉泉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