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葬那日,有兩千多人為高赫送行。為了收復晉陽,嘯林重新招回的兩千名武士戰後全部留在了嘯林。
當棺木被填平,石碑立起,紙幣飛向天空時,墳場哭聲響成一片。三千多人跪在墳前祭拜高赫。岳陽在哭聲中唸了禱文,禱文與碑文一致,碑文的上面寫著
為國捐軀,浩氣長存,大義凜然,精神永存。
確實,高赫死得很慘,很悲壯。國難當頭,他不得不率領大軍去與兵強馬壯的後涼打仗。那是怎親的無奈與剋制?不能不說他一直是齊野的一顆棋子,為齊野頂缸搪災。但他在自己的職務內做到了極致,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曾化干戈為玉帛,平息內亂,調和矛盾。他也為嘯林的發展作了貢獻。試想,如果沒有他接替秦江月的嘯林有今日嗎?
“善人也!”史長風擦乾淚眼望著一坯黃土,心酸地說,“忠義之身無法忘懷,只有眼淚。”
元英想到自己曾在豫州避難,想到自己多次去軍營,想到高赫總是以最高禮儀接待她,總是伸出援手幫助她,不免嚎陶大哭。
“恩人呢,未及報恩撒手而去,痛剎人也……啊……”
高赫的死讓人想到後夏的衰落,昏聵的政治與**。人們的淚眼無不在訴說心中的悲憤,都為後夏的淪落為後夏的衰亡而痛心。
“哎……亂世之秋,無法自保……”
“哎……任由飄浮,隨運而去……”
在那個淒冷的墳地,在無法預見的未來,人們的心中充滿了無
可奈何和不盡的悲傷。他們的一聲聲長嘆抒發磁卡心中的悽苦與悲哀。
眼淚流在了高赫的墳前,痛苦留在了自己的心裡,一干人騎著馬慢慢地回到大本營。路上他們的心是沉重的。
吳階在徐州刺史位不到兩月,被呼延況的東路軍打敗,徐州就此陷落。這是呼延況進攻後夏邊城四路大軍中唯一取得勝利的一支隊伍,東路軍取得勝利的原因是吳階不懂得打仗又自以為是,徐州因此失守。徐州淪陷後吳階馬上就逃跑了。一個陰猾之徒,一個利慾薰心的人,他能不逃跑嗎?他不但逃了,還逃得很徹底,他消失在人們的視野。
當人們想到這個逃跑的刺史,一個不顧百姓安危寧棄城池也要逃跑的無良官吏,無不義憤填膺。
“可恥!”
“可恨!”
吳階幾乎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一時間坊間的傳聞鋪天蓋地。人人都在痛罵。
一天早上吃過早飯,蘇碧菡來到隔壁岳陽的房間,坐在窗下圓凳上元英提起吳階逃亡的事。
岳陽說“不殺吳階不能平民恨。”
元英沒有想到岳陽也和她一樣,對吳階有刻骨的仇恨。他說的話就是她想說的話。
“哎,我的好老弟,元英滿心歡喜地看著岳陽,”我怎麼發現你突然長大了好幾歲?說起話來直達要義,辦事又非常果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