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城中軍帳裡。
眾將士魚貫而出,謝風華正與元旻舟說著話,“明天譽似乎有退兵的跡象。你可知道這是為何?”
“大概是坐不住了。”元旻舟老神在在地說道,“你可別忘記了,北冥都城早已換了主人,他若是再沒有動作,可就本末倒置了。”
想起傳聞中的“軍令狀”,謝風華頗是鄙夷道:“本來,我見明天譽穩坐泰山,還以為他是個耐得住性子的。結果,這才過了多久,居然就露出了狐狸尾巴了。若是不趁此機會佔點便宜,豈不是對不起這些日子的對峙與交鋒?”
仔細想想,似乎也能理解了。
畢竟,皇室子弟,鮮少有對那個位置不感興趣的。明天譽不僅能聯合唐孟謙前後夾擊,還能好幾次抵擋住他們的進攻,本身能力就不算弱。
只是這次終究是他們贏了這一局。
元旻舟同樣沒覺得有什麼懸念,只道:“既然明天譽要退回去,那不如乘勝追擊,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不然,錯過這次機會,不知道下次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若是可以,他恨不得能夠一勞永逸,儘快解決掉梁朝邊境存在威脅的國度。
可北冥根基不淺,縱然面臨內憂外患,也不是一口就能吞下的。
此事還需要從長計議。
謝風華兀自沉浸在思緒裡,並未察覺他的反常。沉默了片刻,她當機立斷道:“這戰事拖得太久了,必須要速戰速決。遲則生變!”
“你在擔心什麼?”元旻舟伸手撫平她眉宇間的褶皺,不解道。
謝風華也不隱瞞,直接說出了心中的擔憂,“之前不是傳信,讓竇家父子拖住唐孟謙的腳步?按理說,一切進展順利的話,唐孟謙不會不受到影響。可事實卻是,這些日子他們的進攻只強不弱,顯然沒受到影響。那麼只有一種可能……”
“竇家父子失敗了?”元旻舟一臉凝重,在帳子裡走了幾步,突然喚來長影,“去看看,竇家父子現在何處?一切可還安好?”
長影心神一凜,連忙領命退下。
許是察覺出謝風華的心神不安,元旻舟安慰道:“那父子倆並非普通之人,應對起來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的。你且放寬心。”
他不由得想起當初向天京請求增援的情景,心頭莫名忐忑不安。
當時,他已經去信通知孫明遠,將武威侯和竇石謙剔除出將領人選。可誰想到,杜皇后橫插一腳,硬是讓竇石謙帶兵北上。
嚴格說來,若是竇家父子出現了什麼意外,他逃不掉這個責任。
更何況,竇長柯何等重要,一旦出了什麼事,他想不到該如何去面對謝風華。
直到晚間,三方都處於休整期間,而元旻舟夫婦倆難得窩在中軍帳裡,惴惴不安地等待著長影的訊息。只是,最先等到的居然是明天譽的親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