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等人見到此,立刻明白了小姑娘的意思。
“姐不僅要念催妝詩,還要給你一個大大的紅包。”
隨後李承乾一個眼神,李治便上前將自己錢袋裡一半的金幣倒了進去。
沒錯就是金幣,一個一兩的那種!驚得小姑娘眼睛瞪得溜圓。
二話沒說直接讓出了自己的位置,諂媚的說道
“太子姐夫請,我姐早就等急了,你上去直接接人就行了,沒人敢攔的。”
說著還給自己豎了一個大拇指,也不知道是誇自己還是誇李承乾。
這一幕看的周圍人都捧腹大笑起來,實在是這小姑娘太機靈了。
而她的父母看到這一幕,雖然臉上是笑的,但是卻捂著臉,不想承認這是自己女兒。
李恪更是對著小姑娘豎起大拇指,這麼機靈的小姑娘太少見了,而且這人情世故拿捏的這麼好。
要不是怕被打,他都要抓這小姑娘給小兕子當伴讀了。
不過現在可不是想這些的時候,李恪掏出一把摺扇悄悄遞給李承乾。
而李承乾在接過摺扇之後刷的一聲便被開啟,隨後李承乾向前走了一邊朗聲說道
“嬌羞不肯下妝臺,
侍女環將九子釵。
寄語倦妝人說道,
輕施朱粉學慵來。”
(明·王彥泓《催妝詩六首·其一》)
此事一出,不少人眼睛都是一亮,大家成親很多人的催妝詩都是沿用前人的。
當然也有很多世家子弟當場作詩的,或者壓箱底的。
但是多少也有些差強人意,畢竟誰會沒事兒認真寫催妝詩啊,那不如多寫兩篇策論在家族中提升地位。
而此時李承乾這首詩卻是讓人耳目一新,不說有多好,但是新娘的嬌羞,與美好的寓意表達的特別好。
而且又是從李承乾口中念出來,大家多少都是給了面子,熱烈歡呼的。
而在暖閣上的蘇婉兒聽到李承乾這首催妝詩,更是開心不已。
一旁的陪嫁堂妹和貼身丫鬟都是眼含羨慕的看著蘇婉兒。
唯有李承乾悄悄收起了滿是字跡的摺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