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箇中的心思,人人都懂。
換老闆了,不表現積極一點,怎麼得重用?
忽必烈倒了,蒙古人走了,趙壁裝逼連命都丟了,還硬挺個什麼勁,沒聽到嗎?長孫弘這狠人放話說不為我所用必為我所殺,跟氣節比起來,性命還是可貴些。
再者說了,連蒙古人大夥都能效力,幫幫漢人不是理所應當嗎?
長孫弘大概都沒想到,殺一個人,效果這麼好。
“難得諸位都這麼踴躍,實在令人欣慰,請坐,都坐!”他麵皮抽搐一下,笑道:“坐下說話,不必激動。”
子聰和尚帶頭落座,一群儒生七七八八的坐下了,一邊坐,一邊亂哄哄的道謝。
“你們說的,正是我想的,如今關中、河南、河北,甚至接下來的河套一帶,都要被我光復,我大理的旗幟,即將飄揚在這些地方的每一個城池上空。”長孫弘揚揚手裡的捷報,那是完顏承嗣發來的:“連不少草原上的部落,無論蒙古人、契丹人還是女真人,都投靠歸附過來,地盤大了,就要治理。”
子聰等人全神貫注的聽著,豎著耳朵,情緒熱烈。
馬上打江山,不能馬上治江山,這是陸賈對漢高祖說的名言,千百年來,都是鐵律。
武夫打仗,文臣治國,文武殊途,卻又相得益彰,長孫弘這麼說,必然有下文。
子聰和尚的心頭,已經完全沒了剛才的惶恐,他聽得出來,長孫弘很有把自己這幫人利用起來的用意。
果然,只聽這個清秀中帶著無窮強悍的大理王爺接著說道:“我手底下的讀書人不多,不可能管得了這麼大的面積,武將們打仗可以,管民管糧卻是門外漢,所以呢,我需要大量的人才,大量肯為我效力,又有本事的人才,這些人我不想用宋朝那邊的人,因為這些地盤不是宋朝的,僅僅是我的,你們懂嗎?”
“懂懂懂。”子聰等人雞啄米一樣點頭。
長孫弘道:“懂就好辦了,我會給你們每個人官職,發給印綬,不過這都不是宋朝的,而是大理的,大理是個小國,你們願意當它的官嗎?”
子聰等人互視一眼,齊聲道:“自然願意!”
呵呵,小國?從漢中到關中再到大同、太原、真定,幾千裡的土地都是長孫弘的,你管這叫小國?這樣的疆域已經跟金國差不多了,還小國?
子聰等人心裡明白,長孫弘雖然掛著宋朝的軍職,部下又有很多宋朝的將官,但早已自成一派,模糊的身份容易遮掩他的本來面目,其實他想幹什麼,稍稍思考一下就能判斷出來。
有這樣大本事的人,只怕志向絕不會在忽必烈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