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的雅集,多少詩作,都有寂寞之意,嘉程極力掩示,可文字之間,仍有消黯之氣。
齊嬪陪同嘉程回到殿苑,主動坦誠布公。
她們投契,友如知己,可過去這段時間,其實誰也沒有觸及心中的鬱患。
“阿嘉,你道聖上為何替我操辦生辰?”
“必定是……聖上欣賞昭儀性情。”
“不是。”齊嬪微笑:“聖上恐怕根本不知我是何性情,何談欣賞?之所以給予這番體面,一方面,是因先父先慈,另外……聖上希望我,主動提請辭宮,從此婚嫁自由。”
嘉程猛然抬起眼瞼。
“阿嘉,聖上已經決意,要遣散後宮。”齊嬪又笑:“如今這多嬪妃,聖上待我倆,其實最為關注,可是相信阿嘉也清楚,你我處境,原本相同,之所以得此恩榮,都是因為家人親長,更得聖上看重,而無關……男女之情。”
“那麼昭儀,真甘心麼?”
“我已經竭盡努力了,但既然仍舊無法達成願望,也的確不想再堅持。”齊嬪垂眸:“我羨慕皇后,正是因為皇后能得聖上一心一意,倘若聖上與其餘帝王無異,我想,我也會失望,甚至比自己不能得到那顆真心,更加意冷,這樣很好,這樣至少我還相信,世間的確存在如此美好之情感,只不過,我們與有緣人,還未遇見罷了。”
她伸出手去,拉了嘉程的手:“阿嘉,不要再固執下去了,聖上也希望你能與我一同,提出辭宮歸寧,其餘人不重要,但我與你,聖上不希望就此耽誤餘生,我們離開大明宮,今後仍有幸福可期。”
“我還要,再想想。”嘉程並沒有立即決定。
但她考慮的時間,也並不長久。
大約半月之後,便與齊嬪,一同提交“辭呈”。
皇帝立馬批准,並提出——因被暗算,身中劇毒,雖僥倖得治,今後亦當“修身養性”,遠離聲色為宜。故,從此之後不再選納後宮,而如今後宮諸多嬪妃,多數未曾侍御,就此終老宮廷,豈不委屈?
就連宮人,現今年歲符合規律,均可請辭,諸多嬪妃,自然亦可再擇出路,凡請辭者,從此婚嫁自由,且皇室還會給予賞賜,若不願請辭,亦可遷於別宮榮養。
這樣的旨意,也就是公告要遣散後宮了。
諸多才人的本家,其實都已醒悟,帝后之間感情和睦,不容他人插足,就算反駁,無非折了一個女兒孤寂終老,家族非但沒有半點利益,甚至可能因此被帝后忌恨。
權衡利弊,只能捨棄後宮之路。
但仍有杜漸知為首的官員,認為天子遣散後宮獨寵皇后的行為,於禮法不合,抱持疑議。
這回是王淮準出面,給予提醒:“大周好不容易,才算堪堪平定內憂外患,眼下情勢,最要緊莫過穩定各項新政,復興盛世,這才是江山社稷重中之重,何必拘泥內庭之事,棄本求末?帝后和美,後宮無爭,儲位穩固,是利於時局之事,諸公若固步陳規,再起波瀾,反而會再引發人心浮亂。”
又就連陶葆儀,也贊成王淮準之見:“杜公!此時並非皇后悍妒不容嬪妃,實乃聖上,確然無意其餘女子,皇后不同廢太后韋氏,並無擅國之慾,雖唯有儲君一子,然用心培教,如今太子非但體格健碩,知學上進德行更加無所挑剔,假以時日,必定文武兼修,大周國祚有望,何必拘泥禮法?說句直白話,聖上獨寵中宮,總比沉湎女色更加利於社稷,我等臣子,首重乃是為社稷國祚效力啊!”
杜漸知這位禮部尚書,便到底不曾抗議天子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