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人太多,所以惠蘭讓李管家明天統一去辦。等他們一戶一戶去辦,還不知道得等多久。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嘛。
惠蘭屋裡包括柳葉在內,也有五個小姑娘要出去。除了柳葉是十二歲,其他都是六七歲的小姑娘。
除了柳葉熟悉點,其他的惠蘭都沒什麼印象。統一給了一兩銀子做臨別禮物,柳葉額外多了一兩銀子。
她們都進來磕頭謝恩,惠蘭沒讓她們多跪,安慰了她們幾句久都讓回去了。柳葉多留了一會,小姑娘哭的悽慘,惹的惠蘭和青果紅了眼圈,柳芽和她抱著一起哭。
惠蘭沒太見過這個場面,還是青果勸住了她們,這才免了惠蘭的房間被水漫金山。
她倆一人送了柳葉一個銀簪一幅銀耳環,惠蘭囧,她也想給個首飾什麼的做紀念的,奈何她一個小丫頭只有小孩子的東西。
說了幾句離別的話,惠蘭交代柳葉以後有事別忘了給她送個信。柳葉答應了,又給她磕了個頭才走了。
和小姑娘也相處了一個來月了,惠蘭心裡有些不好受。午飯隨便吃了點,午休也沒怎麼睡。
未初王媽媽就派人來請她,惠蘭就起來穿戴好帶著青果柳芽去了大庫房。
惠蘭被請進了大庫房旁邊的小抱廈,裡面已經生了火盆。李管家周管事帶著留下的兩個賬房,王媽媽劉媽媽帶著五個剩下的管事媽媽已經在待命了。
想著外面空地上站滿的人,惠蘭嘆了口氣。共事這麼久的同事過了今天就要分道揚鑣的,他們應該都是來送別的。
惠蘭坐了上座,也讓她們都坐了。她們謝了座就在已經擺好的長案矮几後坐了。男的這邊案上是一本冊子和筆墨紙硯還有算盤;女的那邊矮几上一次排開堆著六個大木箱子。
箱子裡面都是銅錢,庫房裡的那些銅錢留著沒動就是等這個時候。
時辰應該到了,李管家站起身請示。惠蘭點頭,送別會正式開始。
意料中的,場面比較悲壯。
每一個進來的都少不了哭訴新喪的家主,有感嘆李家幾輩的恩德,感激不已的;還有自責不已,罵自己對不住主子的;他們無一例外都對惠蘭表達了深切的感激和誠摯的的祝福。還有地位較高的向留下的諸人哀言託付小主子的……
別說惠蘭和兩個丫頭被感動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連李管家他們都淪陷了。
忙了一個多時辰,好容易一個個交接清楚了。又因為李管家的仗義幫忙,所有脫籍的人一起跪在抱廈外,聲淚俱下的高聲道謝並拜別舊主。
惠蘭淚灑當場,出了抱廈,揚聲讓他們起來溫言安撫並交代了臨別祝詞,“你們出去了,以後不管留京還是回鄉,不管經商還是務農,都要好好的過活。奉公守法,孝老愛親,把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的。你們是大秦襄城伯府出去的人,不管到了哪裡要抬頭挺胸,堂堂正正的。以後誰有了難處可以來找我,我能幫的絕不會不管。諸位,江湖路遠,擅自珍重吧!”
說完,惠蘭疾步閃人。
她一個社恐幾乎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面,今天是情緒到了。但是這樣真情流露她還是挺不習慣的,這已經是她能發揮的極致了。盛筵必散,她趁早抽身退步,這裡才能儘快散場。
再說情緒激動,慷慨陳詞,熱淚洶湧這都是很費體力的。她已經覺著有些缺氧了,需要儘快撤退,狗命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