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帥戰死,他們這些人都是作戰不力,說不得都要受軍法,但討倘若能夠擊敗敵人為趙璉報仇則又不一樣了。
因此這些兵士一個個都卯足了勁兒,朝著張文等人狠狠的射擊。
一瞬間張文身邊便有大批兵士倒下。
張文也不甘示弱,一邊傳令騎兵散開,同時命人放箭還擊。
他也是個心思果決之輩,知曉此時已經沒有退路,倘若真能攻打下泰州城則可以將功抵過,否則的話只怕回去張士誠也不會輕饒了他。
一時之間雙方混戰一片,到處都是弓弩火箭嗖嗖嗖的聲音,和不時中箭發出的慘烈嘶叫之聲,還有馬匹嘶鳴金鐵交擊之聲。
此時坐知府衙門中的李琦輕搖的摺扇突然頓住,疑惑的望向泰州城頭,眼神中閃過一抹凝重的神色。
他雖是文官,卻也是知兵之人,知曉倘若是普通的廝殺絕對不可能鬧出這樣大的動靜。
這樣的喊殺之聲,這種程度的激戰一定打的非常的慘烈。
李琦頓時心中蒙上一層陰影,有種不好的預感。
倘若只是去接應張士義絕對不可能爆發如此慘烈的爭鬥。
難道張士誠真的如此膽大妄為,敢攻打泰州城不成嗎?
想到這裡他再也坐不住了,連忙起身招呼師爺道:“快!準備甲冑,老爺我要去城頭看看!”
他再也無法安坐釣魚臺,非要親自走一遭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
而此時隨著交戰的不斷繼續,張文無奈的發現,自己所帶的不過是些騎兵而已,此時打攻城戰根本發揮不出戰力。
交戰半天雖然也傷了不少敵軍,可是自己也有傷亡,然而泰州城卻是紋絲不動,若是再打下去,只怕敵人大軍來援,自己就要被困死在這裡。
因此他咬咬牙,很快作出決定,放棄攻打泰州城,轉身向眾人下令撤退。
他們這些人都是騎兵,來去自如。
接到命令之後很快輕輕鬆鬆撤出戰場,朝著大營疾馳而去。
然而泰州城的守軍卻是不敢追擊,如果城門大開,很容易再次被騎兵掉頭衝擊。
直到張文等人大軍徹底離開,這時候李琦終於帶人趕到城頭。
遠遠的望去城頭一片火光,夾雜著各種呼喊之聲。
李琦快步走上前來,高聲問道:“趙兄!趙兄何在?戰況如何?”
然而卻沒有看到趙璉的身影,相反的劉沖走了上來,先是恭敬向他行禮,然後慘烈嘶吼道:“李大人!趙大人他...他殉國了!”
“什麼!”
李琦只感覺腦袋嗡的一聲,腳下有些發軟,然後便看到趙璉的屍體這被擺放在城門角樓下面,身上還沒來得及遮蓋,額頭那隻羽箭明晃晃的插在眉心當中。
李琦只感覺一陣頭暈目眩,倒不是他為趙璉感到心疼,了;兩人如何情深,他有多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