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最後的結果都是想把權利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裡,維護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
而對於張士誠軍中計程車兵來說,儘管他們早些年就已經幹過一次造反,可是難免內心還有些惶恐,畢竟打仗就意味著隨時可能會掉腦袋。
然而很快所有人都將這些惶恐拋在腦後,一個個都迸發出極高的熱情和戰鬥力。
因為張士臣進攻的方向根本不是泰州城,而是泰州城周邊的那些小城。
這些小地方本來就沒有多少守軍,周圍的幾隻駐軍全部被李琦召回到泰州城進行防守。
因此張士誠的騎兵大軍簡直如入無人之境,每次都是輕輕鬆鬆攻破城池大肆劫掠燒殺一番,就衝向下一個小城。
然而不管城防衛多麼稀鬆,甚至有些望風而投的傢伙,張士誠也沒有佔領任何一個地盤的想法。
他往往是劫掠一番立馬撤走,而且他劫掠的目標根本沒有固定的路線,常常是走到哪裡搶到哪裡,每到一處地方把所有的富豪大戶劫掠一空。
糧草、軍械、金銀財寶、精壯勞力還有女人一個不剩。
這些戰利品深深刺激著張士誠麾下所有的兵士,每個人都樂此不疲,嗷嗷叫著衝殺在前,根本不用做所謂的戰前動員,因為每個人都殺紅了眼。
對於這些兵士來說,他們既不用和朝廷大軍做正面的廝殺,也可以每天收穫各種戰利品,而他們所要面對的敵人無非是一些地方守軍和地主家裡的護院和守衛而已。
偏將崔鑫憂心忡忡地跟在張士信的身邊。
他心裡知道張士信其實很反對劫掠地方,在張士信心裡一直有個攻取天下的大目標。
然而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味的劫掠永遠都是流寇,成不了大器。
所以當他小心翼翼的向張士信提出這個問題之後,張士信的態度卻讓他大呼不解。
張士信甚至笑著說無妨,張士誠所劫掠的都是地方大戶,是一些土豪地主,這些人都是為禍一方的惡霸,劫掠這些人並沒有多少負擔。
至於真正的窮苦百姓根本不會被劫掠,因為沒有搶劫的價值。
相反的這種劫掠和破壞會使得這些地方短時間內進入混亂和癱瘓狀態,很有利於建成根據地,可以說群眾基礎極好。
根據地和群眾基礎這樣的詞彙,讓偏將崔鑫更加的迷茫了。
然而當他詢問的時候,張士信卻笑著說他自己也不清楚具體有什麼含義,這是他才學到的,自己也只能勉強理解。
看看什麼叫水平,為什麼人家是領導,有這樣的才華和謀略還在不斷的學習,在反觀一下自己,看來這輩子也就是個小頭目的命了。
不,偏將的命。
面對張士誠猶如瘋狗一般的劫掠,泰州城中的李琦急得上竄下跳,但根本無可奈何。
因為張士誠的劫掠沒有任何目標,他即使想支援地方也無從下手。
往往是等他的人趕到之後,張士誠已經劫掠一空,只留下滿地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