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時知府李琦早已身死,他的一幫子小妾,有的藏起來了,有的哭暈了過去。
還有的聯合著管家、僕人早已捲了他的財產不知道逃到哪裡去了。
就這樣過了一夜,劉沖和張士信兩人勉強將騷亂平息。
而後連忙以泰州將軍的身份給朝廷去信。
此時李琦那一份書信剛剛到達門下省,劉衝的捷報便已到達!
朝廷的各位巨頭門吵鬧不已。
本來還有人提出劉衝只是一個小小的泰州將軍,留他一人正守泰州只怕資歷太淺。
應派得力之人前去接管泰州。
而另一名大佬卻開口認為劉衝這一次在泰州城之中斬殺了逆賊張士誠平息了東南叛亂。
也算有勇有謀,何況此時泰州城附近還有不少張士誠的敗兵流竄各地。
仍然需要派得力人手作戰,不如就讓劉衝繼續擔任泰州知府。
配合著張士信兩人繼續平定泰州。
雖然也有其他的大佬提出異議,然而最後卻在這位早有準備的大佬拿出各種有利佐證的情況下。
劉衝升任泰州知府的調令很快傳達。
天鷹教和明教各個堂口的勢力齊齊出動,殷天正的身份,開始不斷通吞併地盤。
而彷彿一夜之間,整個東南大地之上,到處都是張士誠的敗兵流寇。
有一些平時和明教、天鷹教不太對付的地盤或者是勢力。
很快便被這些流寇衝破,洗劫一空。
隨後東南都討詔便帶人馬跟上,出錢出力安撫地方百姓,修建防禦,很快平息事端。
一時之間整個東南迅速流傳著,東南都討詔殷天正的美名。
東南全境迅速的恢復生產,恢復和平。
朝廷各位大佬對此當然是極為滿意!
而某位看著房間之中大批大批不斷運來金銀珠寶的大佬,更是喜笑顏開。
又在朝堂之上幫東南督導找殷天正說了許多好話。
很快朝廷又有封賞,殷天正除了出任東南督討詔之外,還因為平叛有功,擔任濠州知府。
一時間,整個東南幾乎囊括在明教和天鷹教的勢力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