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謊稱捷報這種事,在歷朝歷代,倒是不勝列舉,邊鎮的軍將,冒功的多的是,可姚文治此刻卻是眉頭緊皺起來。
若當真如此,就真要被包虎害死了,辦不成事,這是能力的問題,至多算是昏庸無能,不能為君分憂,可若是作假,這便是欺君罔上了。
其他人冒功,是因為沒人去管他,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現在全天下的眼睛都盯著金陵,還怎麼冒功呢?
只怕包虎一旦作假,趙王的人便立即暗地裡去查實了,到時候揭發出來,便不是被罷黜這樣簡單,甚至可能要誤了卿卿性命。
姚文治很是緊張,甚至提心吊膽起來,可繼續往下看……東山郡王……陳凱之……
他深吸了一口氣,繼續往下去,竟是誅賊七十九人……兩個人,殺了七十九人?
這,也太駭人聽聞了,若是尋常的小賊,姚文治倒還敢相信,可這是窮兇極惡的鹽販啊,這些人都是將腦袋提在褲腰帶上的人,是真正敢拼命的,即便是數百官兵,面對這樣數量的鹽販,也未必敢說全殲呢,被全殲還有可能,這誅賊,從何談起?
姚文治感覺自己的心跳到了嗓子眼裡,連握著奏疏的手都不由自主地在顫抖。
只是……接著,姚文治突然目光一閃。
一下子,他呆住了,口裡喃喃念著:“擒獲三眼天王……現已加急押解京師,不日即到。”
嗡嗡……
姚文治的身子一震,便覺得腦子一片混沌。
三眼天王……
是那通緝榜上的三眼天王嗎?
拿獲了?
若是如此,這證明了什麼?
但凡是冒功的人,往往只會籠統的報一個數字,然後奉上一些首級。
可是這種生擒的,卻是少之又少,因為既然敢將俘虜送進京來,朝廷很容易確認身份,並且開始偵訊是非曲直,只要一審,就什麼都清楚了。
而三眼天王拿獲,並且人犯押解入京,這便說明包虎並沒有說假話。
想明白了這些關節,猛然間,姚文治的面上露出狂喜,若是如此,這正是久旱逢甘霖啊!
他連續看了兩遍,才確認無誤,卻又發現奏疏後頭還夾著一份陳述,他忙是開啟,迅速的瀏覽,彷彿親眼見證了陳凱之與東山郡王如何拿賊一般。
最終,他長吐出了一口氣,大功……大功一件!
這是喜事啊,大喜。
他豁然而起,整個人竟是高興得手足無措,所有的問題,在這封捷報送到之後,都一下子迎刃而解了,他又怎麼高興?
“來,來人,太后……太后娘娘在哪裡?”
幾個翰林被大司空的異常舉動驚呆了,在平日裡,司空大人一直都是喜怒不形於色,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可是現在……面色紅潤,一臉的喜悅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