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姓馮的宦官已被拖了出去,連他的呼救聲,也已漸漸去遠,再聽不見蹤影。
此時,小皇帝已嚇得身如篩糠,臉色一片煞白,戰戰兢兢地看著太后。
太后冷冷地看著他道:“做皇帝的,該有君儀,你既是皇帝,就該懂得,天下的臣民都仰仗於你,皇帝應該體恤自己的臣民,而不該將一個翰林當做奴才來使喚,先帝善待自己的大臣,是你的榜樣,你可要仔細地牢記住了,若是敢要再犯,哀家決不輕饒!”
小皇帝沒了那馮公公,覺得恐懼起來,忙跪倒,稚嫩的聲音帶著恐懼道:“兒臣知……知錯。”
太后朝張敬瞥了一眼,淡淡道:“抱皇帝去歇了吧。”
張敬會意,將小皇帝抱起,匆匆去了。
太后怒氣未平,卻緊張地看向陳凱之,見陳凱之似乎臉色平靜,心裡才鬆口氣。
陳凱之則是感激地看了太后一眼,他心知今日若是沒有太后袒護於他,他是真的下不來臺了。
九五之尊就是九五之尊,無論他提出任何不合理的要求,作為臣子的都該做到,這便是衍聖公府所提倡的君君臣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便是如此。
陳凱之朝太后行了個大禮:“多謝娘娘。”
“呵……”太后朝他嫣然一笑,隨即道:“小皇帝年紀還小,你不必放在心上,你放心,哀家……不會教他放肆的。”
陳凱之心裡突然有一種感動,來到這個世上,沒有人可以保護自己,一切都是自己自食其力,他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有人對自己如此的袒護,他深吸一口氣道:“娘娘……”
卻不知是何種的勇氣,陳凱之歷來是個知恩圖報之人,原本對於朝中的事,他絕不敢對人吐露什麼,因為他知道,這太犯忌諱了。
可是今日,他竟犯了糊塗,卻是忍不住的脫口道:“娘娘,天寧軍即將輪入京,娘娘……要小心。”
這些話,只有當著太后一人,他才敢說,若是張敬在這裡,他是絕不敢吐露的。
雖然太后和趙王的事,滿朝都是心照不宣,可沒有人敢將出來,更沒有人說出指向性如此明顯的話,陳凱之等於是直接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所以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就有些後悔了,想不到自己竟也有不理智的一天,因為這句話,實在過於冒失了,甚至可能會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殿中陷入了安靜,一種前所未有的安靜。
太后也微微一愣,她真的料不到陳凱之會說出這樣的話。
她先是驚訝的一呆,隨即心裡有些高興,卻又忍不住的為陳凱之的冒失而擔心,他……沒有對別人說這樣的話吧,若是如此……
太后深吸一口氣,才道:“哀家……自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