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網】,為您提供精彩閱讀。
眼下飛魚峰很熱鬧,不過要忙碌的事不少,比如濟北農場的設立。
在飛魚峰上,有一批人是專門進行養殖的,不過他們養殖和別人養殖不同,尋常人養殖便只是一根筋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罷了。
可這些人,不但要種植,還需看書。
陳凱之早就憑著記憶,尋了一些關於農業入門的書放在了圖書館,有一批對此感興趣的人漸漸的開始學習這些知識,而這些人,一面種植,一面透過書裡的理論知識學習,漸漸的,也大抵地掌握了不少關於農業的知識。
這些人下了山,目的卻是去濟北研究那裡的土質,培育出一批可以大規模種植的桑麻苗。
至於與各國打交道的事,陳凱之反而不急,他在等,等待對方來與自己接觸。
倒是過了七八日後,果然李東正來了京師,一聽陳凱之的傳喚,他便立即放下了手裡的事,心急火燎地趕來了。
李東正上了山,一路目不暇接地瀏覽這飛魚峰,方才知道這位節度使大人,與其他人有所不同,只是他心裡,卻是隱隱的有些擔憂,節度使大人突然傳召自己,而且如此緊急,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不過現在緊咬關頭,還是先見到陳凱之為妙。
等到了書齋,一見到陳凱之,李東正便慌忙地行禮。
“見過陳將軍。”
陳凱之正在看書,見李東正來了,便輕輕的蓋起書,才朝他點頭道:“怎麼樣,濟北如何?”
“都是按著將軍的交代來辦事,前些日子,將各縣的土地都丈量了土地,現在正在將土地進行規劃,哪兒地方製鹽,哪些地方種植,哪些地方預留來修建橋樑道路,還有”
他如數家珍,將事情大抵的進行了彙報。
顯然,這傢伙倒還算是能幹,陳凱之交代的事,還有濟北的大小事務,俱都留在他的心裡,而且事無鉅細的,居然都辦好了。
這樣的人,和許多庸庸碌碌的地方官相比,已經堪稱是能吏了,若是換做其他人,只怕也難以理解陳凱之的意圖,就算理解了,也未必能將事情做好。
畢竟,濟北要做的事,和尋常地方的治理全然不同,某種程度來說,這是陳凱之的試驗田,他需在這片土地上建立起一個全新的世界,自然,這個世界的構想,可能只在陳凱之的腦海裡,可如何將腦海中的東西化為現實,卻需有人能貫徹下去。
正因為如此,所以陳凱之才對濟北知府顯得憂心,陳凱之並不避諱用一些道德卑劣的人,只要有才幹就可以。
可若是讓這樣的人獨當一面,則又是另當別論了,即便他再有才能,也難免會使陳凱之心裡不安啊。
無可否認,陳凱之覺得李東正很能幹,可陳凱之一想到蘇芳的話,他就不禁猶豫了。
他認真地打量著李東正,心裡不禁猶豫不決,這個人,到底用還是不用呢?
“規劃什麼時候可以出來?”陳凱之詢問道。
李東正連忙回道:“只怕還要一個月,因為許多土地,雖製成了輿圖,可還需有人親自去探勘,就怕出什麼紕漏。”
陳凱之頷首點頭:“不錯,此事關係重大,決定了未來許多年的事,稍有不慎,到時回頭要來改,可就難了。作坊和鹽場的人,安置的如何?”
李東正道:“都安置好了,大人放心,現在鹽場已經開工,唯獨是紡織的作坊,還需過一些時候,除此之外,下官在濟北設定了一個商貿的市集,暫時,將府治搬去那裡,北燕國的商賈,還有大陳預備與北燕人接洽的商賈,也將抵達。”
陳凱之覺得滿意,可越覺得滿意,心裡反而越是不痛快,這麼能幹的人,卻是有汙點,自己不敢重要,這心裡呀,真是癢癢的,很是難受呀。
到了這時,他終於還是忍不住開門見山,一雙眼眸直視著李東正,似笑非笑的開口:“我聽說李知府當年,收了人三萬兩銀子賄賂,可是有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