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之這時是決不可顯得高調的。
世俗的規矩,他比任何人都懂。
不過……陳凱之還是有些意外,意外的是這位晏先生,竟將一切的功勞,都堆在自己的身上。
要知道,晏先生主動挺身而出,號召抗胡;和被陳凱之說動這才決心站出來。
這……完全是兩回事。
前者證明了晏先生的高風亮節,可以使他的聲望推到頂峰。
可後者,卻顯得這位晏先生差了那麼點兒,反而是讓陳凱之攬盡了功勞。
這樣的人讓陳凱之佩服,願意成全旁人,這種人可以說是真的無慾無求吧。
因此他看到現實的殘酷,卻無力改變,只好隱居深山了。
陳凱之由衷的佩服他,忙是朝晏先生行禮,恭謙的說道。
“慚愧,學生並沒有做什麼,若非晏先生以蒼生為念,學生三言兩語,如何能夠說動呢?晏先生太客氣了。”
晏先生卻是眼皮子一抬,笑吟吟的看著陳凱之。
很顯然,他非常的欣賞陳凱之了。
其實一直在他眼裡,這滿朝的公卿,沒一個能入他的法眼。
事實上,對他而言,他也不必看這些權貴公卿們的臉色,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在這殿中,顯得泰然,他微微一笑,捋著白花花的鬍鬚。
“你那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實是觸動了老夫的心,老夫一生坎坷,早已嚐盡了人生百態,既被人所尊崇,也曾見識過世態炎涼,說句實在話,功名利祿,過眼雲煙罷了,所謂的江山社稷,其實……這心,早已冷了,可是陳學候那一番肺腑之詞,令老夫看到了當初的自己,也是那般的躊躇滿志,也曾有過豪情,有過壯志,人啊,總要有撞的頭破血流的勇氣,就算最終輸了,最終發覺過往之事,沒有意義,甚至覺得可笑,猶如是蜉蝣撼樹,又如螳螂擋車,可又有什麼關係呢。陳學候……”
晏先生竟是朝陳凱之一禮,這個舉動,嚇了陳凱之一跳,滿朝文武,更是驚得說不出話來。
個個俱是睜大眼眸,驚恐的看著,覺得匪夷所思。
陳凱之忙是側身避讓。
他何德何能,可以讓這位衍聖公的恩師給自己行禮,晏先生一揖之後,正色道:“老夫要多謝陳學候,是陳學候,給了老夫勇氣,令老夫……也來頭破血流一回。”
一切……都明白了。
陳凱之沒有和各國接觸,而是去尋了這位晏先生,想來費盡了口舌,總算是令晏先生願意出面,這才有了今日這般大好的局面。
如此一來,不但壯大了抗胡的聲勢,使各國不得不選擇竭力支援抗胡,否則就可能會聲名狼藉,成為人人唾棄的物件。最重要的是,避開了各國的勒索。
國家之間的利益紛爭,本就是刀刀見骨,毫無情誼可言,此番各國落井下石,正是因為如此。
可陳凱之此舉,這對大陳爭取了多少好處,只怕根本無從計算。
這是什麼……
大功啊。
這妥妥的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