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這外城,還算安靜,叛軍都進了內城,去了宮裡,因而,人們開始恐懼了起來。
人就是如此,現在到手的東西,或者起初時,覺得理所當然,可一旦意識到可能要失去時,這種無措的情緒,便開始蔓延開來。
街面上,到處都是各種的流言。
有的說,陛下已被弒殺。
有的說,叛軍開始在內城殺人了。
這種種的流言蜚語,直擊人們心底深處,一些膽大的人,開始叫囂起來,說是有兵馬去勤王了,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在士人和讀書人眼裡,陛下固然不是一個好皇帝,可對許多人而言,當今陛下,雖登基不久,可許多人切切實實的得到了好處。
“去勤王去。”一些年輕的人在街面上高呼。
他們大多都是附近的腳力,年輕力壯,因為濟北大量的貨物出入京師,因而像他們這樣的人,才得以被僱傭,都在附近的碼頭裡做事,他們大多是從附近鄉下湧進來的,在這裡雖還是貧苦,可至少能掙到現銀,比在鄉下做佃戶的日子好一些,能吃飽喝足。
這對他們而言,已是極難得了。
於是他們大呼,倒也不少人跟著附和,結果附和的人竟越來越多,浩浩蕩蕩的人竟進了內城,不少人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只看到許多人扛著各種農具或是生活用具,便也尾隨其後。
一些商賈們則躲在酒肆裡,暗中交代著自己僱傭來的護衛,鼓動他們,不少護衛和壯力,便也跟著去了。
今日的京師,格外的熱鬧。
先是叛軍入宮,接著又是勤王的軍馬,而如今,卻是浩浩蕩蕩的百姓,一個個高呼著要勤王,個個膽大包天的樣子。
外城已亂成了一鍋粥,而這種大亂,卻如山洪一般的爆發。
………
叛軍,已是無路可走了。
無數人放下了武器,一個個跪倒在地,口裡喊著饒命之類的話。
緊接著,節度使和勤王的都督、指揮使等人,浩浩蕩蕩入正德殿。
正德殿裡,每一個人都心驚膽戰,他們聽到了外頭的火銃聲,卻並沒有感覺到安心,接著,外頭各種哀嚎和喊殺,沒有人知道外頭髮生了什麼。
只有綁在柱上的楊正,面上只是冷笑連連,在他看來……自己至多,也就是同歸於盡而已。
直到劉傲天等人進了殿,七八十個軍將魚貫而入後,拜倒在地:“臣等救駕來遲,還請陛下恕罪。”
這些人,一個個聲震瓦礫,氣勢十足。
陳凱之已坐在了御椅上,自然早知道發生了什麼,他笑了笑:“免禮。”
一下子,許多的大臣面帶錯愕,有人長出了一口氣,也有人竟開始膽戰心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