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意思,不拉丁?這丁從何來,糧草不需有人搬運?難道連輔兵都不需?一旦開戰,錢糧如流水一般嘩啦啦出去,朝廷真有這麼多錢糧,足以開戰?“
許多人倒是疑惑起來。
自古以來,沒有打仗不拉丁的,這徭役誰都躲不過,這也是為何,許多百姓為了躲避徭役,費盡無數功夫。更有人,因為服役,而陳屍邊關,或是家破人亡的原因。
因而……雖然百姓們恐懼胡人,可實際上,真正要開戰,絕大多數人,卻有畏懼之心,痛擊胡人固然是好,可到時,朝廷發動數十萬勞力隨軍,無數人搬運糧食,更需無數人作為輔助,這……可都要人的。
沒人,打什麼仗?
何況,還是這樣的一場惡戰!
百姓們的畏懼之心,就在於此,而現在,他們更多的卻是狐疑,有人提出了疑惑,卻沒有人給他們解惑。
至於不加稅賦,也令人覺得驚奇。
倒是這時,卻又有公文送至了縣裡,這顯然是陛下責令戶部和兵部擬定的細則,縣裡立即開始張榜,張都頭見百姓們蜂擁,大步流星的帶著差役們上前,口裡嚷嚷著:“都休要推擠,讓識字的上前,你們擠什麼擠,看了也未必能看的懂?”
接著,便有識字之人上前,高聲道:“陛下格外開恩,諭令各府縣徵丁……”
原來還是要徵丁啊。
許多人頓時哀嚎起來,這服徭役可不是好事,男人被拉走了,婦人和孩子們留家,無依無靠,這倒也罷了,這若是死在了路上,就成了無定河邊骨,家破人亡,許多人湧出諸多痛苦記憶,一個個噤若寒蟬。
卻聽有人高叫道:“都別吵吵,先念完。為使官府擾民,各府縣不可強徵,凡有強徵者,以通賊論處。”
這一聽,倒是教許多人喜笑顏開起來。
不得強徵,也就是說,自己不想去,便可不去?
這……是好事啊。
可又有人道:“若是不強徵,誰肯去?只怕到時不得官府強徵,徵不到人,最後還得強徵!”
“是是是,家裡妻兒老母都在,租種的土地上沒有男人,可怎麼辦?家裡是離不開男人的啊。雖說隨軍遠征,倒也罷了,賣些力氣打胡人,也算是報效國家,可家裡真的是離不開青壯啊……”
又有人念道:“所徵丁戶,俱都需自願,不可曲解其本心,為國效勞,朝廷理應善後,因而,所有丁戶,若選拔入伍至新軍,月銀五兩,入營操練,一切糧秣,需供應充足;隨軍為輔兵者,月銀二兩,日供黃米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