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文豪> 第五百四十七章:天助之(3更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四十七章:天助之(3更求月票) (1 / 2)

一這其實已是為了這件事的第四次廷議了,兵部這兒,已開始大倒苦水了:“娘娘,若是用兵,京畿一帶的軍馬,怕是不能輕動,眼下可用之兵,也不過二十萬而已,眼下已是開春,又是農忙時節,一旦用兵,就不得不徵募大量的青壯,以供軍中,只怕會耽誤農時啊,若是來年有什麼災荒,糧食減產,只怕……”

戶部這邊也是抱怨:“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各處糧倉中的糧食,怕是遠遠不足,需從各處府庫緊急徵調……”

禮部侍郎張安更是顯得怒氣衝衝:“臣與各國的使節斡旋,各國都已示警,若是真打起來,絕不會坐視不理,衍聖公府甚至暗暗透了訊息給臣下,假若大陳當要出兵,與燕軍決戰,衍聖公將親自頒學旨……”

慕太后心裡所念著的,更多的只是陳凱之的安危,現在其他的,她都不想去想。只要一想到陳凱之有危險,她就忍不住的頭痛,一隻手支著額頭,有些喘不過氣,在心裡深深的嘆著氣。

不過細細想來,陳凱之已是沒有幸免了,現在太皇太后做了主,慕太后也鐵了心,預備起兵為陳凱之報仇。

所以她現在鐵青著臉,厲聲道:“這幾日,各部都是大倒苦水,可是哀家只聽說,文官不愛財,武官不畏死,太皇太后已頒了懿旨,若是陳凱之……”

說到陳凱之,慕太后的心裡猛地跳動了一下,心頭一陣說不出的刺痛,整個人下意識地坐得直直的,面若寒霜地道:“若是陳凱之有好歹,陳趙之戰,不可避免,我大陳以孝治天下,莫非在你們的心裡,哀家可以對太皇太后的懿旨置之不理?北燕奪了我大陳龍興之地,這是何等的奇恥大辱,這數十年來,朝廷對此,漠然不問,滿朝也只有一個陳凱之,尚還記得這國仇家恨,如今他和他的將士正在血戰,只怕……只怕……”

慕太后眼眶發紅,心裡難受如死,可是現在不管如何,她都不能示弱,因此她硬是將淚意壓了回去,厲聲喝道:“只怕這個時候,他已為我大陳而戰死了,你們……你們一個個人,瞻前顧後,在你們心裡,只有錢糧,只有各國的警告?”

她話音落下。

趙王陳贄敬卻只在一旁冷笑,只是太皇太后的懿旨,他卻不敢反對,便淡淡地道:“太后娘娘說的不錯,既然要打,那便打了便是,若是僥倖勝了,或許可以告祭祖宗在天之靈,即便輸了……也不過是失了宗廟而已。”

失了宗廟……這話說得這樣輕巧。

可陳贄敬的一番話,卻是頓時引發了軒然大波,其實說盡了那麼多,大家最害怕的就是失了宗廟啊。

那禮部侍郎張安道:“臣敢問,這樣做,真的值得嗎?那陳凱之,不得朝廷的旨意,擅自動兵,竟只是區區三百人,就去拔鬍鬚,這本就是取死之道,臣位禮部侍郎,奉旨斡旋各國,這陳凱之本就給我大陳帶來了滅頂之災,這樣的人,不但沒有獲罪,反而為了他,而大肆興兵,要與燕軍決戰,臣在想,大陳的軍民百姓們何辜,只因一個罪臣而成為枯骨,使多少人妻離子散,娘娘,臣仗義執言,懇請娘娘,明察秋毫。”

他這話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似乎都覺得陳凱之給他們惹了大禍,眾臣紛紛道:“臣等也以為此事過於冒進,陳凱之確實是自尋死路,朝廷從未令他收復濟北三府,他擅自動兵,本就已犯了大忌啊,娘娘……”

“娘娘,若是朝廷貿然出兵,只會跟著陳凱之送死呀,這等愚蠢的事,朝廷不能做呀。”

太后此時心底正滿心為著自己那極可能已戰死的兒子,悲憤不已,可此時聽著一個個人將陳凱之說為罪人……

太后陰沉沉地看著所有人,她能感受到,這些人如此忤逆太皇太后,乃至於自己,敢這般的肆無忌憚,背後一定是受人指使。

想及此,她的眼眸,冷不住如刀鋒一般在趙王陳贄敬的面上掃了一眼,而陳贄敬只悠悠然地站在一邊,如沒事人一樣,更甚至,能細細的從他的唇邊看到了隱隱的笑意。

陳凱之總算死了,這個小子,倒也死得正是時候,其實連陳贄敬,一直都知道陳凱之是個人物,可萬萬想不到這個傢伙會如此的作死。

偏偏陳凱之不為他所用,站的是太后陣營,現在這個人總算除掉了,陳贄敬笑話都來不及呢,哪裡有興趣去為陳凱之報仇。

陳贄敬冷漠地看著這一切,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只是當太后那凜冽的目光朝他掃來時,他卻也凜然無懼地與慕太后對視。

只見慕太后一字一句地道:“趙王,似乎也有話要說?”

這顯然是逼迫陳贄敬表態了,陳贄敬徐徐出班道:“娘娘,臣弟想說的是,陳凱之已是必死了,他的忠勇,令臣弟極為佩服,他既也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孫,能想著收復濟北三府,臣弟亦是欽佩不已;只是無論如何,他被北燕大軍圍困,想來是必死無疑,娘娘,為了一個死人,這樣做,值得嗎?自然,太皇太后曾經被陳凱之所救,我身為人子,倒也念他的恩情,可是……人死不能復生……”

他反反覆覆的,說到了死字。

這每一個字,都宛如在剜慕太后的心,慕太后強撐著,拼命地抑制著再次想要奪眶而出的淚水,冷笑連連。

卻在這時,宮外傳來了一個嘶啞的聲音:“捷報,捷報……大捷,大捷……”

這聲音,似乎是在接力一般,先是隱隱約約的,而後越來越近,再過了一會兒,這歇斯底里的聲音,竟一下子打破了殿中的沉靜。

所有人都沉默下來了,然後面面相覷。

哪裡的大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