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爹的回來,也有四爺的推波助瀾,沒辦法,他辦完差事回來後,問起家裡的人和事,管家便提了這事了,然後福晉又提。
福晉倒沒說什麼,只是說會不會給爺惹禍,畢竟,順天府哪兒算是老八的大本營,人家說不定會逮著機會呢?
這次哪怕不奏,那麼下欠呢?
有這麼一顆定時炸彈在哪兒,福晉表示,她很擔憂。
而四爺終於知道沈琳像誰了,完全就像人家額娘啊,那惹禍的本事可真是一流的。
就曬個乾菜也能進順天府大牢的,估計除了沈家出品,也別無分號了吧?
沈琳那也是在自己後院,倘若放她出去,估計惹禍不比人家額娘差吧?
四爺覺得,倘若人家額娘老惹禍,讓自己去擦屁股他也不願意,那麼最好的,便是把沈老爹給引回來了。
人家的媳婦人家自己管。
更何況,他年紀也大了,河道上的事兒,還是讓後生晚輩去操勞吧,他就在後面鎮守便好。
因此,在老八和康熙說起河道上來的事兒的時候,四爺便有意無意提到,今年國子監河道上的學子的成績普遍不行。
不是說人家不行,而是沒有最好的先生,這畢竟不是說有文化便能教的,必須得有實踐經驗。
讓瀋河工去河道上,和讓人家在國子監傳授經驗給更多的學子,四爺覺得,還是讓人家在國子監比較好,這樣星星之火才能燎原。
本來四爺還怕八爺唱反調。哪知八爺居然也很是贊成,說他在河道上也看出來了,那種在國子監上過課的學子們,下了河道,雖然比不得經年的河工。不過,人家幹個幾年,比方說沈舅舅家的那幾個,人家的進步那是最快的。
這便說明了課程的重要性,所以,他也支援瀋河工回朝讓人家繼續教書。
康熙難得看見兩個兒子支援一件事。倒也沒說什麼,便點了點頭表示會考慮,然後過了幾天,便下了聖旨,讓人家回來了。
自從得到龍王菩薩的庇佑。八爺開始相信起民間的求子法子來。
不過,生怕一些奴才會欺騙自己,因此,八爺覺得,要找信得過的人,比方說人家沈舅舅,還有沈老爹。
沈舅舅的媳婦以前是老四家的奴才,八爺還是提防著的。據說人家舅舅那是個妻管嚴,自從出了老十家的事之後,很長很長時間沒出家門一步。據說是閉門思過。
因此,八爺覺得,還是把希望寄託在沈老爹身上得了。
瀋河工是個辦事靠譜的,最最值得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