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位董鄂氏的大伯孃的孃家也不賴,兄弟子侄,都在地方上,雖然都是五六品的官,不過,絕對是屬於那種潛力股,績優股,哪天真要提拔,還真不是啥費心的事兒,人家缺的,只是一股助力!!
董鄂家的管家上來看,一看四爺的臉色,便想到,這件親事估計要延遲了。
其實這幾天京城的事兒,大家都知道,因此,大家是覺得,這種情況下成親,還真未必是啥好事。
倒不是說不看好四爺家,而是覺得,生怕四福晉遷怒什麼的。
萬一人家覺得是咱的女兒帶來的呢?
雖然婚事在後,可畢竟指婚在前不是?
他們二房人總共得這麼一個女兒,自然是最最寶貝的。
那時候兩位老爺來時,便說了,最好是聽人家的,千萬千萬別亂說話,人家說啥便是啥。
弘暉是人家的嫡長子,人家也不捨得兒子受委屈不是?
肯定是希望小兩口好的,遲些便遲些。
原先長房也有個女兒,只可惜在七八歲的時候,去看花燈給掉河裡淹死了。
後來隔了一年多,二房才得了這個女兒,小的時候沒感覺,後來長到五六歲的時候,人家大伯母是感覺,二房的這個孩子和自己的女兒越來越像,特別是眉心的那顆痣,簡直是生在一個位置,因此,把她當成了自己女兒的轉世,自然是百般疼愛了。
人家的管家有了領導人的指示,雖然在府裡等了老半天,不過,也表示理解,特別是在看了四爺那臉色之後。
四爺和人家說話很是客氣,雖然虛弱了些,不過,還是慢條斯理的把話說清楚了。
四爺的意思是延後吧,現在風頭火勢的,以後萬一京城傳出什麼風聲,對弘暉小兩口都不好,婚禮總要辦得喜喜慶慶的,現在這情況,人家來參加婚禮的,估計臉上都不會怎麼好看吧。
萬一有人藉著婚禮惹出事來呢?
董鄂家的管家一聽,覺得有理,本來人家就是來問個意見,走個過場的,因此,得了確切訊息,便退了下去。
而這時候的沈琳,已經回了自己的梅園,開始燉起了湯來。
雖然自己廚房燉的湯未必能入四爺的口,不過,四爺的氣色是真不好,自己身為小妾必須得送些湯湯水水過去不是?
在沈琳看來,現在倘若食用人參雞湯,或者會虛不受補,還不如進些清清淡淡的,比方說魚湯一類。
四爺雖然不愛吃魚蝦,不過,並不是真正的不愛,只是受不得那股子魚腥味擺了。
因此,沈琳便風風火火的和小廚房的人討論了起來。
對於處理魚腥味,小廚房的人早有訣竅,不過,沈琳想的是,如何讓那個湯更加完美些。
比方說色澤方面,讓人更加有食慾。
比方說味道方面,讓人能喝了一喝還想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