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知道自己的小兒子迷上了畫畫,倒也沒說什麼,雖然畫畫比不得別的,可至少比別的強,愛畫美人便畫美人吧,只不過,也和弘晝說了,以後會從梅園撥一個廚子去前院,到時候,他們三姐弟和弘時,弘曆他們一樣,減少他們去後院的機會。
扎拉芬和弘晝倒是覺得沒啥,特別是弘晝,覺得能離開額孃的魔爪絕對是件好事,反正有自己熟悉的廚子嘛。
而福晉處理完了自己嫡長孫的一些大事之後,便送了些東西去給年氏,也讓大管家去了年府一趟,表示想在中秋之後把年氏給迎進府裡。
雖然過了中秋,不過,人月兩團圓也是可以的嘛。
年家那時候對京城的一些傳言,真的表示惶恐,畢竟,康熙賜旨在前,那個和十四皇子的流言在後,萬一雍王嫌棄呢?
嫌棄還是小事,倘若真被御史參到康熙面前,年家上下可都是會倒大黴的。
你紅杏出牆真心是小事,可問題是,你欺君便是大罪了!!
畢竟,皇家有的是秀女可挑,你不願意,早說不是?
可賜婚聖旨也下了,你還搞這出,最重要的是還是兄弟搶一個女人,這代表的是啥?
這可是狠狠的打皇家的顏面的!!
年府雖然知道這是被十四陰了,可有啥辦法,他們說,也沒人信啊,有心托熟人去四爺府打探吧,人家哪兒也忙著。
而這次,對四福晉派人過來,他們是很欣喜的,特別是四福晉說打算中秋過後便把人抬進去。這便是放出了一個風聲,人家信得過自家,或者說也給了自家一個顏面。
倘若雍王進宮求旨,說不準,宮裡會下來太監,三尺白綾或者一杯毒酒,哪怕人家驗過你家姑娘還是清白之身。可是。雍王上綱上線來做了,你還真指不出人家的不對來。
現在畢竟不是沒入關前了,不介意女人是否清白。
你問問哪個貴族。你們誰願意帶綠帽子的啊??
你說怎麼不見別家的姑娘和十四爺傳這風聲啊??
還偏偏是你家的?
無風不起浪好不!!
倘若年氏沒了,那麼以後年家的姑娘還怎麼嫁人?
有個這樣的姑姑,以後年家的男人們娶好的媳婦,也不太容易不是?
也幸好。雍王府寬容大量,不計較。
年暇齡浸淫在官場多年。自然懂些道理。
人家也知道是某些人的把戲,人家也不願意和自家結仇,說實話,人家皇子還真不怕。人家怎麼著也是姓愛新覺羅的。
因此,年暇齡本來給庶女的嫁妝,便從之前的六十四抬。湊到了八十八抬。
至於裡面的東西自然也是更加的緊湊了,絕對不輸於嫡女的嫁妝。
年暇齡在京城為官二十二年。一向做人低調,屬於乖巧懂事型的能臣,後來外放湖廣,歷任湖廣巡撫,署理湖廣總督,再加加尚書銜,可謂是極為榮寵的。
湖廣兩地,說來,也就比兩浙稍微差些,但也只是稍微,人家哪兒也是魚米之鄉,隨著粵地開放海禁,哪怕年暇齡再清廉,再是兩袖清風,也是積了萬貫家財。
別說只給兩個女兒陪嫁側福晉的嫁妝,每人只是八十八抬,哪怕是像嫡福晉這樣的,年暇齡也拿得出來,而且絕對不會輸於別家。
只不過,相對年暇齡比較低調,因此,給庶女準備的雖然說是比較精緻,但絕對不會讓人說得出話來,另外,便是給了庶女幾萬兩的銀票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