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嬤嬤其實一開始並沒有把此事告訴年氏。
年氏年紀輕,而且懷著孩子,萬一告訴了她,引得她心情不好便不妥了。
張嬤嬤是覺得,倘若自家主子第一胎是個格格,說不定,八爺會想著讓主子好好養身體,養好了,再生呢?
哪個男人會不想要兒子的?
除了自家主子,誰又懷上過呢?
或者,生了長子,人家母子情深,八爺也捨不得呢?
畢竟,自家主子年輕貌美,男人嘛,哪個不愛美女?
可是年氏懷到七個月的時候,在大夫某次的診斷中,那大夫便知道,年氏這胎不行了。
最好建議年氏把這個孩子給打掉,要不然,母子二人都會有危險。
年氏自然不肯,是想要拼一找的。
張嬤嬤雖然沒有生過孩子,不過,人家可是陪著年老太太經歷過很多事的,看得多,聽得多,經歷得多,自然明白,自家主子這麼冒險的後果,是一屍兩命。
那個大夫是年希堯在任上的時候在任職地發現的,此人對婦科,小兒科方面有特別的本事,因此,特地重金禮聘把他給請了過來。
這年頭,小孩子生病也是常有的,備著這種大夫是十分有必要的。
雖然年希堯那時候是誇了又誇,不過,年氏壓根不是特別相信,還是決定賭一把。
張嬤嬤是信得過年希堯的眼光,更何況,她已經知道了那件事,便考量了半天,便把自己打聽到的事情和年氏說了。
這個風聲,年氏也早有聽到,那時候剛懷到五個月的時候,某天去福晉哪兒請安,帶著大丫頭回自己院裡的時候,便有聽到福晉院裡的人提起過。
說自己得意個什麼勁,挺著肚子,每天來福晉這兒晃,生下來,還不是丟別院的貨色。
那個丟別院的,自然不會是肚子裡的孩子,明顯是指自己了!!
那時候年氏特別有信心,覺得,自己倘若生下一兒半女,那便是府裡的大功臣,八爺怎麼會捨得送走自己呢?
可是,現在聽張嬤嬤一說,再加上大夫的話,她便猶豫了。
第一,她對八爺沒信心,不敢賭。
第二,她不甘願只做生子工具,倘若八爺覺得,只有一個兒子也夠了,那麼,豈不是代表著這個兒子是給郭絡羅氏生的?
兒子以後會不會知道自己還是個問題,或者兒子以後不想認自己,畢竟,跟著郭絡羅氏,他便是嫡子,倘若認了自己,他便是庶子了。
說不定,被丟去別院,沒有和兒子的在一起的感情,等他長大了,最想自己死的,反而是兒子了。
第三,她還年輕,她以前也是在年府嬌養著大的,讓她一輩子青燈古佛,她絕對不願意。
第四,孩子既然已經不能生下來了,那麼,只能利益最大化,拼死也得拉個墊背的。
年氏是個聰明人,一想通之後,便立即和張嬤嬤商量著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