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弘晝還是想再衝進去的,畢竟,他算是這次事件的發起者,真出了事,他是要負責的。
可永琸卻覺得,倘若不是一些人挑事,哪來的這種事兒,人必須得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
自從上次他被自家阿瑪罰過後,他對某些事兒,屬於能不管便不管。
也幸好,有些學生把先生請來的比較快。
因此,場面還算控制住,雖然如此,某位先生也在拉勸學生們的時候,被燙傷了。
這位先生比較倒黴,燙傷的部位是臉……
先生到了,還在廚房參戰,或者觀戰的,自然討不了好,至於弘晝和弘暾更加不用說。
先生自動把永琸排除在外。
能少牽扯一個鐵帽子,還是少牽扯一個的好。
而弘晝和弘暾便也一起被叫了進去。
弘晝和弘暾的口徑相同,基本先生們也相信,主要是小和尚也說的是同樣的,是人都知道,那小和尚不會撒謊,因此,先生們先把弘晝和弘暾給放了出來。
而先生們聽下去,便發覺這事兒吧,其實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宗室學校,簡而言之,便只要是姓覺羅的,你都可以進來。
愛新覺羅,伊爾根覺羅,舒舒覺羅這類的。
而這次,發生爭執的,便是伊爾根覺氏和舒舒覺羅家的子弟。
弘暾一聽說是那兩家,便大概知道是發生什麼事了。
應該說,舒舒覺羅家倘若不是有個給十四生了庶長子的側福晉,人家也不會這麼風光。
至少和伊爾根覺羅氏比起來,人家拍馬也比不上。
只不過,人家舒舒覺羅家的姑娘厲害,在內,把十四哄得妥妥貼貼的,對外,把德妃哄得眉開眼笑。還生了個出色的庶長子。
人家伊爾根覺羅氏和舒舒覺羅比起來,那簡直是人生失敗者和人生勝利者的鮮明對比。
舒舒覺羅子弟家的,自從宮裡的姐妹得寵後,腰桿子也硬了。說話也響亮了。
這種事兒在有心人看來,自然是瞧不上的,靠娘們挺起來的腰桿誰看得上?
有本事,你立軍功啊!!
可舒舒覺羅家的子弟卻覺得,有本事。你們也培養出優秀的女兒,送進宮去得寵啊,別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因此,舒舒覺羅家的子弟,在宗室學校裡,人緣還真的很一般,至於和伊爾根覺羅家的,更加不用說了。
而煮湯圓的時候,也是運氣不好,兩家就在隔壁。
然後被有心人一挑撥。這事兒便鬧大發了。
雖然宗室學校的先生權利很大,不過,在這兒的,畢竟都是宗室子弟,這又是屬於挺大事兒的,因此宗室學校的最高領導人拍板,把此事上報給了宗人府。
也是事有湊巧,雅爾江阿剛好不在,進了宮,然後宗人府的其他人想著。是等雅爾江阿回來彙報呢,還是到宮口門去?
畢竟人家的兒子也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