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康熙讓梁九功放在孫子身邊的探子了。
而那小太監回宮向康熙一稟報,康熙便不高興了。
要知道。他為了給孫子面子,雖然他覺得那沈佳氏的糕點也就真的一般,不過。還是讓人再回去買了些來。
這代表的就很明顯了。
你說,居然沒一個人去下訂單的。
這都大半個月了好麼!!
這是不給弘晝面子嗎?
不是。是不給自己面子!!
康熙讓梁九功的暗探又打探了一番,便知道了,有些人家倒是在老九哪兒下了幾張大單,在弘晝家,一張也沒下。
梁九功原本覺得吧,還真不是什麼大事,人家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口味不是?
憑什麼非得去那沈庶福晉家的?
可康熙覺得不爽,梁九功便也會覺得不爽,覺得那些侍衛也太沒眼力勁兒了。
你說你家也不缺銀子,九爺家的下了單子,那庶福晉家的也下幾張不是,不用多,小點也成,可你看看,現在聖上的臉,黑得都不像樣子了。
梁九功知道,康熙氣的是什麼,別說康熙氣了,倘若換了是他梁九功,也氣!!
倘若自己帶了幹孫子出去,人家一點面子也不給幹孫子,給了別人,換誰誰生氣。
哪怕這幹孫子是自己再不喜歡的,可你們打狗也得看主人臉不是?
梁九功之所以能在康熙身邊待了這麼多年,主要也是因為知道什麼情況下說什麼,不說什麼,也沒和侍衛們多談,反正人家侍衛也真沒太把他當回事。
他何必把人家當回事呢,也懶得去提醒人家。
誰叫弘晝從府裡回來後,便給了他賄賂呢,雖然是便宜貨,不過,人家的心他領了。
他也不缺銀子了,在康熙身邊多年,哪還會缺銀子的,和康熙也差不多,缺的是人家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