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失蹤的弘晝則被人關押在揚州某一鹽商的地牢裡。
和他一起關著的,還是漕幫的一位小頭目。
現在的弘晝改名叫洪尺,字元旦,據他和別人說,他出生在元旦,所以,他那個愛好風雅的父親給他取名小字元旦。
漕幫的一些人,要不就是叫他小旦子,要不就是他旦頭。
無他,誰叫他有勇有謀呢?
弘晝在京城混的時候,那腦袋瓜子還真排不上號,可架不住到了漕幫,他的腦袋立即屬於中上游水平了。
再加上他義薄雲天,忠肝義膽,手裡的功夫也不錯。
在漕幫和鹽幫的幾次鬥爭中,他出了計謀,最重要還都成功了,所以,他便上位了,手裡也有那麼幾個人手了。
而且人家還都挺信服他的。
而這次之所以被鹽商的人關起來,說起來還真是挺讓人鬱悶的。
揚州有八大鹽商,陳,謝,沈,鄭,金,袁,張,宋家。
其中,陳謝兩家一向是走織造府的路子,算是曾經在康熙哪兒過了明路的。
以前康熙來江南,也有親切和人家交談過。
只不過,康熙四十年後,九龍奪嫡,像鄭金袁張宋家全部投了三爺或者八爺十四爺的陣營。
因此,現在幾家人也是被八爺他們拖累。
雖然沒有元氣大傷,不過,也絕對是有傷筋動骨的。
除了沈家是沒涉及朝政,沒有傷即筋骨,基本另外七家全部都算是有一定的傷亡。
倘若之前的沈家是八大家排在最末,那麼,現在能排得前四家了。
應該說。相比較別家的積級進取,沈家以前絕對屬於不求上進的。
這麼多年來,也沒擴張領土,也沒有新的鹽場掌握在手。
更加沒和朝堂上的哪位皇子扯上任何的關係,也沒和另外七家聯絡有親,只是單純的做著生意。
當然了,給鹽政。或者給織造府的孝敬啥的。人家也沒少。
因此,屬於一直不穩不火的做著生意。
應該說,鹽商沈家一直屬於一個很奇芭的存在。
前朝的時候。便和陳謝二家一起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