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兒子女兒的,還有指望。這都沒兒子女兒,唉,看來只能等奇蹟出現了。
不過,宮裡的人也沒心思去管這些人了。因此,明年的海運是提上了議程。
寶船雖然沒有造好。不過,小些的倒是造了幾艘出來,雖然說小些,不過。比之前弘晝去時的船可是要精美的多,大的多了。
也正是因為有些成果了,弘晝來四爺前面顯擺了。
弘晝是覺得。那些南洋的人,也是沒見過啥世面的。咱先帶這幾艘出去顯擺顯擺。
一次性把裝備配齊了,畢竟是不可能的。
四爺這次小朝會就是和大家商量,看大家是否贊同弘晝的意見。
貴族們是想賺銀子的,也知道,船越大,貨物裝得越多,利潤也越高,因此,紛紛表示贊同。
清流們則是覺得,這弘晝貝勒果然是個能人啊,以前人家研究了這麼長時間,就沒說寶船有訊息,人家一去,立即有好訊息傳出來了。
有知識,有見識,有能力的人去監督果然是不同的啊!!
因此,便紛紛說,他們是十分的贊同用新船,畢竟,這是揚我大清國威的好時機啊,不這個時候帶出去,萬一下次弘晝阿哥回來,他們進棺材了呢?
他們看不到了,就不能向大清的列祖列宗去彙報了巴啦巴啦的說了一大堆。
四爺聽了,心裡很是無語,特麼滴,大清的列祖列宗這得有多閒,要聽你們這些人的話,他們也在陰間開疆闢土好麼,誰有空啊?
要聽也聽朕的!!
朕才有那資格給列祖列宗上香彙報好麼半翅。
四爺心裡雖然對清流們的話很不以為然,不過,表面也十分的贊同。
當然,也有一部分是人反對的。
他們的意見倒也不是因反對而反對。
他們是覺得,之前的船畢竟還算堅固,而新的寶船,沒有經過風浪,萬一有事呢?
到時候船先不說,貨物,還有人員的傷亡怎麼辦?
船越大,承載的越多,出現的損失也越大,到時候,這損失算誰的?
也有一些人提出了,是不是把利潤的一部分劃開來,然後當做以後傷員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