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琳是早就想好幾個方案了,怎麼說呢,她倒不是多管閒事,只是純粹想幫著四爺一把。
你說這麼多年來,自己讓四爺照顧著,也幫不上別的忙,他呢,一直好吃好喝的供著,也讓自己享受了榮華富貴的。
自己能幫一點是一點。
畢竟他好,自己也好不是?
特別是知道弘晝來當主力,她準備的理由更加充足了,因此刷刷的寫了好多下來,準備弘晝來問他。
可是等到弘晝要上朝去彙報了,也沒見人來,心裡想著,孩子果然是長大了,這樣也好,總不能老在自己的攙扶下走路吧?
不錯不錯,自己的兒子終於要一飛沖天了,心裡有些高興,又莫名的有些傷感。
而那邊永琸的媳婦進來,沈琳一聽人家的來意不由得愣了下。
永琸基本是把弘晝和幕僚想的對策,都和媳婦說了一遍的,生怕她說不清,還撰寫了一篇給沈琳。
沈琳看了一下的話,覺得怎麼說呢,挺好的,就是空洞了些,有些實際的問題是沒有捉到。
但大部分,還是感覺很到位,給大清考慮得挺好的,只不過,對商家來說,有可能稍微差了些。
確實,要面面俱到,確實難。
可現在危難當面,倘若這樣做,不知道是否會讓商戶寒心呢?
沈琳想了想,倒也不說話,只是和永琸家的說,知道了,便把人家媳婦打發了出去。
沈琳的想法是,弘晝來向自己求教了。那自己說,倘若不來問自己,自己還是不說吧。
孩子總不能老靠自己不是?
得學會讓兒子去飛。
四爺給弘晝的時間其實挺緊的。
像救災什麼的是早早開展了,可現在面對大家的是如何應對這次的事故。
其實大概的緣故,大家也是知道了。
貴族之中的幾人出現了分岐,然後說要分道,他們帶他們的商戶離開。
行過船的人自然都知道。船隊是越多越好。基本最好是連在一起,這樣真遇到一般的風浪也能抵禦一陣。
倘若是弘晝在,怎麼可能會讓這種事情發生的。別人真不聽話,殺一個字的說,他可不是什麼好說話的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