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晝是覺得這個方法是最最不錯的,對智慧好,對那個女人也好。
可是哪知,智慧卻又反對了。
他的意思是,那兩個孩子把他當親生父親一樣看待,他們呢,也知道,自己是和尚,那麼,能夠理解,到了一定的年紀,他就會離開他們。
而現在,畢竟他還不到三十,所以,想盡可能的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
弘晝聽了那叫一個無語啊,又不是你的孩子,人家的親生爹不來負責,你來負什麼責任啊??
智慧卻笑了笑,“救人救到底,送佛送上西,這或者是佛祖的意思吧。”
原來那對孩子出生後,智慧有把他們兩個也送到佛祖哪兒去。
智慧的想法也很簡單,他覺得,南洋有這個習俗,那麼,倘若兩個孩子在佛祖哪兒,到時候,那個所謂的媳婦就比較的好照顧了。
他的想法也是如此,到時候讓弘晝的人幫忙照顧,反正給人家介紹工作不是?
可是哪知,兩個孩子佛祖都不要。
智慧就明白了,這是佛祖的意思,讓他照顧兩個孩子到成年,等他們心智成熟了,到時候再告訴二人實情。
倘若現在他早早的離開,那麼,萬一二人學壞怎麼辦?
“他們還有娘呢,學壞,哪這麼容易學壞的?”弘晝氣呼呼的說道。
照智慧這麼說來,還得有個十來年?天,他要暈倒了。
“弘晝,這事,我主意已定,你也不用再勸我了。”智慧擺了擺手道。
“我的下落你也知道了,以後咱們還是多來往,倘若兩個孩子長大了,有那天賦,到時候。也還得請你幫忙。”
智慧真誠的說道。
智慧也是認字的人,而且精通好幾國的語言,他有在教兩個孩子。
應該說,南洋的孩子其實並不比大清的孩子笨。以前弘晝還常說南洋的人笨哪樣的,其實是這兒窮苦人家的孩子無法接受教育。
你不讀書明理,自然會感覺笨些了。
可現在,兩個孩子有智慧這個大清高素質教育出來的精英教學,自然不會差到哪兒去。
無論是認字。還是學外語,還有佛經方面。
其實智慧是覺得,當和尚,在南洋真的是份很不錯的事業,以後也讓兩個孩子繼承。
他現在雖然修行在家,但由於他的佛法修為高,因此,常在人家寺廟哪兒給一些人講課,算是人家寺廟的顧問。
每個月領的銀子足夠養活一家四口。
而智慧也說了,那個名義上的妻子。也沒有弘晝想得不堪,真的是個很能吃苦的人。
倘若換的是別人,見你能養活他們四人,那就乖乖在家做些家務,縫補衣服,過些安心舒適的生活不就結了。
不過,她是個很勤勞的人,家裡的活做完,還會把鄰居家的衣服拿來洗,賺點零花。特別是孩子年紀小的時候,她離不開,常這樣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