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氏其實還算是很給四爺面子的,其實她也知道,自家兄長由於也立了不少戰功,再加上自己的關係,因此,其實在戰場上,樹敵還是挺多的。
別的不說,西南軍和國公軍哪兒沒人說自己兄長的好話,那就是個事實了。
一方面年氏是覺得是兄長太過優秀,另一方面,她也是知道,兄長有的時候太過囂張跋扈。
所以,當沈琳摸上門來的時候,為了兄長,年氏,也委曲求全的和沈琳搞上了基。
其實她的信早就寫好,而且發出了。
寫上說得也很簡單,一是向兄長問好,二是讓兄長儘量的和弘晝搞好關係,弘晝年紀輕,倘若真有什麼不對的,也希望兄長能看在她的份上,多多照顧。
主要是她在宮裡和沈琳聯成了一線,大家是真的姐妹情深,而且沈琳還在向她傳授生子的秘方。
這封的正本自然是在通向西北的路上了,複本是早早的到了四爺的案頭。
基本上,四爺現在兒子感覺也夠多了,壓根不缺兒子,至於女兒吧,養大了女兒要送到蒙古去,四爺表示,他也捨不得。
再加上年氏的身體,因此,四爺其實對沈琳指導年氏生孩子是挺反感的。
不過,四爺也是有問過人家太醫,人家太醫用很婉轉的口氣和四爺說,這年貴妃一來是傷了根本,二來是年紀偏大,三來是身體虛弱,實在是不適合再懷孩子或者生。
真想要生,和別人說調養身體再生那是兩回事。
那太醫還說了,倘若四爺真想要孩子,又不想是小答應小常在的肚皮裡出來的,還不如找容妃娘娘。
誰叫人家容妃都生了四個了,簡直就和母雞下蛋也沒差別了。
而且那些嬪以上的娘娘們,也就容妃娘娘離最後一次生育時間最近不是?
而且這些娘娘,就人家身體狀況最好啊。人家依舊保持著民間的很多習俗。
去別家宮殿竄門,從來不用軟轎,喜歡用走的。
太醫表示,咱們最喜歡的就是這種娘娘了。麻煩少,事兒也少。
雖然愛瞎嘮叨吧,不過,至少人家不生病,不用碰到一些奇怪的家屬不是?
反正被嘮叨和小命沒有。總還是耳朵受罪點比較能吃得消。
四爺聽了,那叫一個鬱悶啊,他只是想詢問年氏是不否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