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哪兒,四爺從來不曾想過是讓兒子去的。
一方面是弘時也好,弘曆也好,都不善於用兵,二人比較從文多些。
至於弘晝雖然是從武,可以說,從他在康熙身邊開始,或者去了漕幫,然後再海運,有一部分和商賈打交道,不過,也有一部分是和兵這方面打交道的。
可以說,江南也好,或者西南這邊也好,一些將士都挺喜歡弘晝的。
沒辦法,誰能給他們帶來利益,他們就喜歡誰,再加上弘晝本來就懂兵法之道,所以,那些人還挺擁護弘晝的。
這幾個兒子裡,倘若真要派,明顯只能讓弘晝去。
可四爺沒打算讓弘晝繼位,便不想讓弘晝碰兵權。
他自己是從奪嫡的血路上殺出來的,自然明白上位者的想法。
所以,不想讓兒子走這條老路。
可現在,好像只能讓兒子去才能壓下去,思來想去,也只能叫弘晝去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自從西北戰事再次爆發之後,哪兒總共有三路大軍駐守著。
一路是年羹堯為首,一路是以宗室國公為首,另一路,便是西南軍了。
三路軍不同的三個方向。
而這三路軍雖然是不同的方向,不過,也時常有摩擦,特別是西南軍和年羹堯的駐軍。
西南哪兒一向民風彪悍,年大將軍哪兒的,也不是啥好貨色。
兩路軍一向要較高下。
要麼是互相搶軍功,要麼就是戰敗了,互相推卸責任,雖然沒有大範圍的火拼,不過,一個月一次的小火拼,還是有的,而且據說是越來越頻繁。
雖然有別人挑撥。不過,說實話,也有年羹堯還有西南主將的一些縱容的因素。
相對來說,雖然國公駐軍這兒配備最精良。人才最多,不過,他們哪兒起了衝突,人家還真是壓不下去,雖然那兒有幾位國公。
你想啊。年羹堯的妹妹可是年貴妃,人家是皇帝的小舅子,誰怕你啊??
皇后都沒了,人家那行使的就是皇后的權利好麼!!
沒有皇后之名,但有皇后之實,人家國公哪兒,也得禮讓三分好麼。
畢竟人家出門在外,護不著家裡的媳婦,你說為了不幹自己的事,害得媳婦在宮裡受委屈可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