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應該說,四爺還真是在為軍晌頭疼。
這幾年來,倘若不是弘晝搞的海運,這場仗還未必真能繼續打下去。
畢竟,康熙給四爺留下的,一直是個爛攤子。
雖然這些年來,四爺很努力,不過,大清可以說是千瘡百孔,也幸好四爺和十三一直很努力。
弘晝呢又一直努力賺著銀子。
不過,四爺和十六目前在算一筆賬,現在的銀子只能夠再堅持兩年的軍需。
這還得是大清各地沒啥災情,海運順利的情況下。
倘若哪兒有個三災九難的,那麼,真不好說了。
你說讓四爺只顧軍需,不顧百姓,他也是做不出來的。
因此,四爺在想個法子。
十六的想法是效仿康熙,偷前朝皇陵的地宮寶貝!!
康熙末年,康熙確實有幹過這種事,後來,把幹這事的人偷偷的處理掉了,偷的基本是前朝皇陵地宮裡的黃金,金器,全部偷運出來,然後再融了。
十六就有想過這個法子。
畢竟,幹過一次有前科了,再幹一次也無妨,而且怎麼說也是一本萬利的事。
比起海運什麼的來,要好得多了。
別以為海運不會有風險,那也有,大海無情啊。
至於盜墓就好多了,反正是底下人去,最多自己總指揮。
而且最多事發背個罵名,不過,只要沉浮個幾年,上面的人還是會拉起自己來,畢竟自己是奉命行事。
只不過。現在和康熙朝不同。
康熙朝那時候缺銀子是缺到下個月,至於現在,則還能緩個一兩年。
應該說,四爺呢,也是比較傾向這個的。
只不過,那天收到沈琳園裡的線報,四爺突然覺得。好像可以從別處著手。
不過。具體的,四爺覺得,還得讓某人幫忙打聽打聽。
不是說他的線報沒沈琳派出去的人合適。而是打家劫舍這種歪腦筋,自己沒那貨想得快啊。
因為那天聽著沈琳的話,好像她就這麼幹過,有全盤的計劃似的。
你說咱一個沒經驗的人能和有經驗的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