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絲絲在這邊胡思亂想,沈歡和顏善也在聊著電影。
“我覺得,華國的電影未來一定會朝著米國的工業化、特效化發展。”顏善侃侃而談道,“我們華國其實有著很好的題材。無論是西遊記還是封神演義,還是搜神傳、山海經等等古代的神話故事,都可以發展成一個個非常強大的宇宙。
如果努力在這方面做文章,一定能大幅度的提高華國電影在國際中的地位,尤其是覆蓋整個亞洲,重新把這個地方變成我們的地盤!”
沈歡微微一笑,“你的野心還真大!不過我想三五年之內恐怕是沒有戲。”
顏善也知道自己說的不靠譜,不過聽著沈歡的意思,他也眼前一亮,“楚老師是不是早就有準備做大系列電影了?”
“劇本還是有幾個的。”沈歡和聲的道,“不過我看了看,隨隨便便都要花五億、八億,現在還碰不得。”
“你們二位的鳳香影視不是有錢嗎?”顏善提議道,“既然是楚老師的本子,那一定有保障,為什麼不自己做?”
“市場的容量不夠。”沈歡認真的回答道。
顏善說的這些電影型別,實際上都是前世已經探討過的,而且絕對是可行的。
只不過花費的時間、人力、財力等等,都是不可計數的。
稍微像樣一點的烏導演,做了三部《封神演義》,都花了15億人民幣的製作費用,你可想而知裡面的投入有多大。
不說別的。
沈歡現在喊楊爸爸拿15億出來做一個系列電影,楊爸爸的心也會是顫抖著的。
只有到了以後,華國的電影票房,單靠本土就能達到20億、30億、40億、50億以上,這些電影公司老闆的認知才會改變,才會敢於大投入。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當初拍攝《集結號》的時候,華藝的王老闆硬生生的壓了自己兩套房子,才把拍攝的費用給湊齊。
結果在兩三年之後,已經有老闆敢眼睛都不眨的投入四億拍攝一部劇情災難片——《太平輪》。
當然了,最後這部電影血虧了接近3.5億,讓投資者直接想自殺,也消耗掉了白鴿先生最後的一絲名氣。
這就是不看整體市場,盲目投資帶來的後果!
顏善也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聞言也表示了贊同。
迄今為止華國國內票房第一名是他老大哥顏善導演的《新龍門客棧》,11.5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