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大理寺的…楊將軍說祭天那一天,他會鼎
力襄助大人的。”
左驍衛大將軍楊矩,真是萬事俱備,連東風都準備好了。
到時候,殺裴談,重創大理寺,抓住胡超,直接滅口。自家尚書大人和大理寺交鋒了這麼久,終於等到了一舉殲滅的機會。
“能調遣楊將軍,不愧是太子的兒子,身上流著李唐王室固有的冷血…”
什麼偷偷派人潛入大理寺打探,根本不足夠,萬一被抓到就是理虧。直接劫大理寺的大牢,找到胡超,告大理寺窩藏欽犯的罪。
一切就像盡在掌握:“現在,就算大理寺手裡握著胡超,可再怎麼厲害的證據,他必須有機會拿出來才行。現在裴談囚禁在宮,大理寺那個姓沈的,要想翻盤,必須要有機會見到陛下,他現在龜縮大理寺不出,無非是怕大人對他動手。他一定也想趁著祭天的機會…”
四方暗動,激流洶湧。
這麼長時間,胡超肯定什麼都招了,大理寺現在一定也在等著一擊必中的機會。
這次祭天勢在必行,聽說為了唐藩邊關的事,吐蕃也派遣了使者入唐,已經在路上。
“已經有大臣,上朝的時候向陛下建議,效仿太宗時唐蕃聯姻,文成公主嫁於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換來了邊關近百年和平…希望陛下也能派遣一位公主,與吐蕃再建百年之好。”
可是,中宗李顯膝下,包括整個李唐宗室中,現在的人丁並不興旺,尤其是公主,中宗和韋后的兩個女兒,安樂公主和長寧公主,都早就嫁了人了,僅有的兩名公主都不可能和親。
又有人提議,文成公主同樣並非太宗陛下的親生女兒,完全可以從宗室中,選一位女孩,冊封公主,然後再嫁於吐蕃。
這個建議踢出來後,中宗沒有立即反駁,而是沉默了下來。
很顯然,如果…真的能用和親的方式消弭戰禍,
每一位帝王都不會拒絕。
而從宗室之中選和親之女,當今的李唐宗室,長樂王隱居避世,其他郡王消沉度日,唯一有可能的,能讓中宗信任,又是皇室最嫡親血脈,似乎只有…
光祿寺卿,和他的女兒,李奴奴,年華正好,待字閨中,又是出身最為正統的大唐郡主。
過了兩天,宮裡再次下達了旨意,鑑於裴氏之子裴談,因為行為不檢,辜負郡主,因此原先的賜婚作罷,將為郡主另擇良配。
接連兩道旨意,長安的人都知道,裴談和大理寺,是真的失勢了。
當聽到這個聖旨,沈興文知道,他的想法已經成真了。
和吐蕃和親比起來,文成公主青史留名,是整個大唐皇室的榮耀。
而如果能重現這樣的榮耀,成為大唐第二位和親的公主,將會是載入史書的功績。
最重要的,如果中宗真的下旨冊封李奴奴為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