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酌金為藉口罷爵廢國,卻不是劉徹原創。漢室歷史上。因此倒黴的倒黴鬼也不是一兩個了。曾經甚至有列侯,僅僅因為奉獻給宗廟祭祀的酌金只比規定的數量少了四兩,就被太宗孝文皇帝揪住,廢除了封國。貶為庶民。
在奉行以孝治天下的漢室。給祖宗奉獻的酌金,數量不足,成色不足。都意味著不孝!而不孝是死罪!
反過來說,列侯們都因為奉獻的酌金成色不足。數量不足,而被施以酷法。這向宗廟祖宗奉獻蠶帛的儀式。要是因為沒有皇后,無法舉行,這皇帝又該當何罪?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立後對於劉詢,確實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現在是七月,三個月後,就是歲首。而立後的程式,沒有一兩個月是走不完的。
也就是說,劉徹現在不馬上決定立後的話,那麼,很可能皇后就沒辦法在新年到來前入主長秋宮淑房殿,母儀天下了。
劉詢的餘光掃著杜延年的身子。劉詢當然知道,這是霍氏集團的一次試探。但他不能表現出任何不滿,相反,霍氏的要求,他應該全盤答應下來。 因為,在目前來說,劉徹深知自己羽翼還沒有豐滿,許多問題,他也需要藉助霍氏集團的力量,來對朝堂中的其他派系施加影響。
而御階下的杜延年卻已經將自己的表章唸到了尾聲,他匍匐在地,道:“臣延年、臣明友、臣充國、臣吉、臣禹、臣山等愚闇不達大義,誠惶誠恐,頓首死罪,稽首再拜以聞!”
劉詢聽著,心裡也是一顫。這個逼宮陣容還真是豪華啊!
幾乎將丞相、車騎將軍以外的所有在京兩千石大臣一網打盡。
看來,所有朝臣在事情上面也是出力了!當然,劉詢也明白,像這種請求立後、冊立太子一類的事情。在漢室屬於政治正確的活,向來都是大臣們都是打破了頭也要搶著乾的。
原因很簡單,利益巨大!
就以皇后來說,一般聯名請立皇后的大臣們,在皇后被冊立後,皇后肯定要投桃報李,承下這份人情。等將來皇后成了太后,坐鎮東宮,這臣子萬一遇到了什麼困難,東宮念及往日情分,顧念輿論議論,少不得總要拉一把。甚至有些人可能從此就與皇后建立了深厚的私人交情。
想到這裡,劉詢壓住心中的怒火嘴上淡淡的道:“太僕所議,甚和朕意,其令少府、太常、宗正,遴選合適佳麗,報於東宮,請太皇太后定奪!”
劉詢這話一出口。杜延年立刻就叩首拜道:“臣謹遵陛下之制!”在現在的情況之下,所謂的合適佳麗,只有幾人可選,但能立後的,也只有霍光之女和許平君兩人。但到底花落誰家,猶未可知。
只不過。這程式還是要走一走的。按照傳統,冊立皇后,即遴選那些年紀合適。家庭清白的女子。然後,再從中選出幾個優勝者,送到東宮,由太后定奪。
其實,這一個步驟,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基本就跟後世西方的民煮公示一樣,不過是騙騙外人而已。真正的勝利者,早已經內定。
但程式走到這一步,只能算是個開始。然後還要經過宗廟卜筮,群臣再在朝會上正式提出某某怎麼怎麼德容兼備,有淑媛之懿,然後劉徹順水推舟,下詔正式冊立。
但這還不算完。漢室制度,皇后秩比國王,赤綬玉璽,即位威儀。因此,還得有一場盛大的冊立儀式。基本上這套程式沒有兩三個月是走不完的。
所以劉詢有的是時間進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