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之所以能排到第一順位,除了總領尚書事外,還因為大司馬大將軍這個官職。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衛青出塞七百里,夜圍右賢王。右賢王獨與壯騎數百潰圍北去。衛青俘虜小王十餘人,部族一萬五千餘人,牲畜百萬。功太大了,武帝拜衛青為大將軍,以統率諸將軍,位在三公上,卿以下皆拜。這是在韓信同志後,時隔80年再度常置此官職。但武帝時的大將軍,跟兵仙的那個大將軍概念可不太一樣了。
…… ………………………………………………………………………………
武帝朝奪了相權,將章奏的拆讀與審議,轉歸以大將軍為首的尚書,也就是所謂的“內朝”中,大將軍為一把手。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決戰後,因為衛青、霍去病已經把官升到頭了,武帝創意性的又在大將軍前加了個大司馬。這個大司馬的前身,就是太尉,當年周勃叉腰養老的那個武官最高虛銜。太尉是朝廷的最高武職,不常置,而不置太尉時,太尉職是歸丞相的。
武帝這相當於又閹了丞相一把。
霍光此時的這個大司馬大將軍總領尚書事,相當於抓住了整個漢帝國的軍權和政權。準確的說,他手中的權力,比當年劉邦和呂后的還要大!因為他是皇權,相權的二合一!
他現在雖無皇帝之名,但已經在履行皇帝之實了。丞相此時已經沒有上層權力的建設權了,尚書讓你幹啥,你就得幹啥,名義上統領百官,聽著挺好聽,其實就是個給尚書看門的。不過霍光雖然變成了攝政的周公,但此時卻面臨著一個問題:
他並沒有政治聲望。
他前面這三十年僅僅是大老虎身邊不顯山不露水的那個小秘書。沒有一件具體的政務和戰功,是這個秘書乾的。如今董事長把公司託付給了秘書,很多人不服。武帝已經讓皇權獨佔鰲頭五十年了,所有的其他勢力全都是渣渣,當年誰也惹不起他,好不容易新時代了,憑啥最終讓你個秘書給截胡了!
這幫反對派中有武帝的兒子,也有託孤輔政的同志們,涵蓋面比較廣,不過都被霍光輕鬆拿下了。之所以輕鬆,是因為這幫人的水平跟三十年修煉成仙的霍光比差距過大。你曾經所付出的那些辛苦,永遠不會白費。讓我們來看看這場不在一個水平的較量。
最早跳出來的,是武帝正根。
這個人叫做劉旦,武帝第三子,確切說,他並非反霍光,而是反昭帝,或者說反他爹。
因為上天似乎曾經給他開了一扇窗,但這扇窗讓他自己給關上了。
公元前110年,武帝次子齊王劉閎去世,20年後,公元前91年,大哥劉據又身陷巫蠱之禍,兵敗自殺。
眼瞅老爹歲數越來越大,自己本來已經沒希望了的人生突然發生了大變數。
前頭倆哥哥都熬沒了,劉老三變成了劉老大,尤其劉老三這個排行在他劉家是有特殊意義的,劉旦認為剩餘兄弟中自己年紀最長,按次序排下來,太子之位置必然歸屬自己。
他是這麼想的,但他爹卻一直沒照他的劇本走。武帝一直沒有再立太子之意。
劉旦能言善辯,廣有謀略,喜好招攬遊俠武士,名聲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