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是劉病已> 第四十七章:燃燒的河西《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七章:燃燒的河西《二》 (1 / 2)

看著護軍使遠去的身影,範明友回過頭來看著句注軍的動作。

天下興,百姓苦,天下亡,百姓苦。

明事理,懂分寸,知進退,是為人處世的智慧,也是閱歷的沉澱。古人云: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人生走到此種境界,便是走過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走過了深陷紅塵的“亂花漸欲迷人眼”,走過了滄海桑田的“一蓑煙雨任平生”,最終漸入佳境,返璞歸真。——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清月輪。從心所欲不逾矩,便是世間明白人。

有信仰,就有力量。擺正位置,擺正心態,進退、得失都無悲無喜。擺正位置,擺正心態,進退、得失都無悲無喜擺正位置,擺正心態,進退、得失都無悲無喜擺正位置,擺正心態,進退、得失都無悲無喜。

但越是簡單的道理,也越是難以琢磨。人伴隨著慾望前進,一點點渺小微弱的希望就讓人忘乎所以。

河湟四郡以雁門郡為主,是戰爭的最前沿。但北部戰事已經結束,長安對河湟管制甚少。張元任雁門郡守已經十餘年時間,十年前烏桓八姓八十一部落開始斷絕送往長安的供奉。

而長安下達到河西四郡的調查詔書也石沉大海,一直沒有回覆。當時岳父正在與上官家族鬥得如火如荼,在當時看只是皮癬小患。而這也無疑助長河西豪強們的野心,範明友在居延城時就風聞河西有自立門戶的野心。自己還一笑置之,現在看來河西反叛已經計劃多年只是尋找機會。

說來可笑,有多少夷狄想成為漢室一員,而河湟諸郡卻想變成夷狄,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範明友思索的時候,句注軍已經完成軍械的準備,等待著進攻的命令。

雁門郡郡尉李駿登上善無城的城牆,在家臣的保護下小心翼翼的走到將臺上。幾個將官立刻上前行禮道:“參見郡尉!”

“郡兵是否集合完畢?”李駿問道

“回稟郡尉,因為時間比較緊張,東部都尉並未率軍趕到,如今只有西部都尉五千人馬在!”一個軍官上前回答

漢室在邊境配置,於國內郡國不同,為了更好的防禦匈奴,所以在邊郡,郡尉之下還設立兩個都尉部。

一般分為東西,平時各自管轄自己的轄區。作戰時,則執行郡守、郡尉、或者更高一級詔命,配合或獨自執行作戰任務。

“五千人馬!”李駿十分不滿,但是也只能如此。昨夜接到句注軍來報,護遼將軍範明友來到的訊息。雁門郡上下就慌了手腳,郡守張元召集雁門上下權貴商議對策,大家一致決定聯合烏桓諸部起兵反叛,在河湟之地成立自己的宏圖霸業。

護烏校尉張業,烏桓首領烏雲念連夜帶人返回自己隊伍中,準備一同起事。

李駿繼續說道:“這次吾召集人馬,是得到線報,有馬匪受到匈奴人蠱惑準備襲擊善無城。為保護城中桑鋅,保護黎庶,本官調動大軍,防禦善無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