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來說,就是不要給匈奴人機會!
儘可能打的保守一點。
在目前的局勢下,只要漢軍抱團,一步一步推過去。
十餘萬大軍,組成一支拳頭,砸向匈奴的天山南麓,穩打穩紮,完全可以在救輪臺之後,順勢攻入龜茲、尉黎,甚至深入到天山南麓之後富饒的吐魯番盆地。
反正,匈奴的主力,其王庭騎兵,根本不可能趕來。
而先賢憚所能依靠的,除了他的本部和別部主力外,就是西域僕從國的軍隊了。
這些僕從軍,戰鬥力且不談,戰鬥意志和決心,恐怕是脆的和紙一樣。
事有不逮,就是望風而降。
所以,在霍光看來,都護鄭吉不需要那麼大胃口,只需要集中主力於一路,橫推過去。
那麼,先賢憚的主力就不得不在天山南麓的龜茲與漢軍決戰。
至少,他們也不得不在龜茲與漢軍打一場。
這比起河西軍之前,那花裡胡哨的佈置要靠譜的多了。
最起碼,不會有被匈奴人集中優勢兵力,在區域性戰場包圍、消滅或者擊潰一支漢軍要強得多了。
就在劉詢同霍光商議對策時,黃歇急匆匆的跑了進來。
“陛下,丞相,剛剛得到河西軍軍緊急奏報:輪臺失陷!”霍光叩首道。
“啊!”劉詢聞言立刻起身。
霍光也是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怎會如此之快?”
從輪臺至長安,一萬餘里,快馬日夜不休,也要七八天之久。
換而言之,輪臺的失陷至少是在八天之前。
差不多是霍光與劉詢離京的時間,稍微在心裡換算了一下,霍光就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了?
這意味著,匈奴人可能只花了三五天的功夫,就攻陷了輪臺!
這簡直完全超出了世人對匈奴人的印象!
要知道,過去匈奴人攻城的技術是相當拙劣的。
哪怕其在全盛時期,多半也是靠著內應才拿下的那些堅城。
而輪臺顯然是不可能存在什麼內應的。
換而言之,匈奴人掌握了攻城手段!
便聽霍光道:“奴婢聽說,匈奴以堅昆王李陵為帥,陵使西域諸國工匠作炮車數十具,又以龜茲、尉黎等國數萬人馬輪番攻城,輪臺抵抗三日後,三面城牆倒塌,再難為繼,輪臺都尉李晟戰死,校尉任侃等率眾突圍,得脫者,不過兩千,餘者皆陷於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