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想著,先賢憚就對李陵鄭重一拜:“那麼一切就都拜託大王了!”
“匈奴國運,興衰、命運,盡付大王!”
李陵趕忙拜道:“屠奢厚愛,臣唯粉身碎骨以報!”
………………………………
望著李陵的身影,慢慢消失在穹廬內,先賢憚臉上的神色,開始凝重起來。
“情況和堅昆王所言可有出入?”他問著一旁的親信,他的左大當戶蘭氏的蘭衍辛。
後者微微上前,低聲道:“啟稟屠奢,出入不大,王庭方面回報的情況與堅昆王所言,差不多相同,只是,單于的健康情況,奴才還是第一次知道!”
“哦……”先賢憚點點頭,道:“看樣子,這位堅昆王還真的是忠臣?!”
聽著他的話,左右都陷入了沉默。
忠臣?!
好吧,這個概念對匈奴人來說,和天書一樣陌生。
匈奴歷史上,就沒有忠臣。
以部族、氏族為主幹的匈奴帝國,在實際上是一個部落聯盟。
王族孿鞮氏是盟主,而四大氏族及諸別部、部落是成員。
部落聯盟內部,時時刻刻都在上演著聯盟背叛聯盟插刀的戲碼。
哪怕是部落、氏族內部,亦是如此。
不相信的,拉開漢匈兩國招攬的雙方高階貴族、軍官降臣名單看看就知道了——自兩國交兵以來,漢降匈奴者,自校尉以上,不過百十人而已。
其中,絕大部分,皆為兵敗被俘後投降。
且大多數降臣、降將的出身,皆是漢之義從、藩屬、降將。
譬如已故的趙信(匈奴人),現在的衛律(烏恆人)。
像李陵這般出生高貴的漢朝大將,數十年來就這一個孤例!
其他人……
哪怕是被俘,也會想方設法的逃回去!
李廣是這樣的,趙破奴也是如此。
逃不掉的人,寧肯死都不會給匈奴賣命!
而匈奴呢?
休說是元光後,漢匈戰略格局顛倒,漢強匈奴弱,那一批批自帶乾糧的帶路*黨,在王庭天天尋思著跪舔漢人的親漢派以及實在忍不住乾脆起兵造反的高階貴族了。
便是在那以前,匈奴強盛壓著漢朝打的時代,‘傾慕’中國的匈奴貴族,也是一茬茬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