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哪來的資本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他們大軍匯聚天山北麓腳下狹小的尉犁、危須之土。
他們缺衣少糧,他們的軍隊戰力不強。
漢軍甚至不需要進攻,只需要拖住他們,不讓他們跑。
大雪一來,飢寒交迫的軍隊就會在壓力下崩潰。
然後漢軍可以向趕鴨子一樣,追著他們滿世界跑。
所以,匈奴人聚集大軍,只有一個選擇——主動進攻!
但問題是……
主動進攻的匈奴軍隊,在野戰上能是漢軍對手?
他們擋得住,已經打出了自信,磨合完畢的全新騎兵?
“李少卿是瘋了嗎?”只有常惠冷靜的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他可不像無知之人!”
“臣懷疑,其中有詐!”
“自然有詐!”張安世道:“當初漠北決戰之時,匈奴人戰略,諸君可都還有印象?”
“臣等自是熟知!”眾人紛紛說道:“簡直堪稱古往今來,一切計謀、戰略之大集合!”
託那位張鷹揚所制沙盤的福,在沙盤流行後,其當初在上官桀晚宴上所覆盤的諸多戰局,也開始流入河西。
經典的亥下之戰、平城之圍、漠北決戰的覆盤,更是有著文字手抄記錄。
於是,現在河西諸將,校尉以上,都知道了當初匈奴人在漠北決戰前的那些騷操作。
為了調動漢軍,為了創造戰機。
當時的匈奴君臣,真可謂殫精竭慮,用心良苦。
採取了包括聲東擊西、避實就虛、添兵減灶、用間、反間等無數手段來實現自己的戰略部署。
事實上,他們也成功了。
漢軍最能打,最強悍,最精銳的霍去病大軍,被他們成功的引開,去了漠南。
而缺少騎兵,帶著一幫步軍,只作為輔助的衛青大軍,則被他們成功的誘導到了他們所預設的戰場。
於是,匈奴人信心滿滿,秣兵歷馬,傾舉國之兵而來。
在當時的尹稚斜與趙信的謀算中,那一戰,乃是復刻田忌賽馬的完美一戰。
用自己的下等馬,換掉漢朝的上等馬,再用自己的上等馬去打漢朝的下等馬。
他們想怎麼都能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