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很快就完成了戰俘分配工作。
從此,這些人就不是大漢的戰俘,而是某某公的家奴。
自然,他們的吃喝拉撒,就由他們的主人負責。
當然了,為了減輕‘投資人’的負擔和壓力,韓增下令准許他們以長安市價在令居採購糧食。
這雖然很虧——長安米價一石不過數十錢,但在令居,光是這些糧食的運費,恐怕就已經超過了這個價格。
但,不管怎麼說,都比之前完完全全的虧本買賣要好多了,現在至少可以收回一些成本。
將俘虜的鍋甩出去,韓增就帶著人開始跑馬圈地。
河湟很大,大到在數百年後,此地甚至可以維繫住一個能拳打北宋,腳踢遼國的小強權——西夏。
而在現在,因為水土保持的很好,植被茂盛,自然生態非常給力的緣故。
這個地區,擁有非常不錯的農耕條件。
唯一的問題是——此地壓根沒有經過農業開發。
遍地都是牧場、沼澤區、溼地、林場。
想要開發,要付出的力氣,不會小。
但,圈地這種事情,就比較簡單了。
韓增給長安來的各家,做了一個排序,以其投資金額大小和官職爵位大小為順序。
將這些人分成一個個序列,排序在前的,自是擁有先選的機會。
然後,就讓他們自己去圈地。
圈地的辦法也很簡單——自己看中什麼地方了,就騎馬跑過去,在想要的地段放下一面旗子,然後一直跑到自己不想要的地方位置,在那裡同樣放下一面旗子。
然後,韓增就會去看看。
一般只要不過分,譬如本來只買了一百頃的地,結果圈下兩百、三百頃的地,韓增就會當做沒看見,在其土地計薄上籤下名字,將那片土地劃給選擇的人——反正,河湟這裡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土地。
千里河湟流域,有足夠的空間來滿足這些貴族官員富商們的胃口。
一時間,整個河湟地區,到處都能見到帶著家臣,在軍隊保護下,開始圈地的貴族官員富商子弟。
而他們的到來,特別是他們圈地的行為,嚇壞了河湟殘留的月
氏諸部。
因為有些人,特別是霍光等人的子弟,直接把地圈進了這些部族的牧場,霍禹甚至相當霸道的將地直接圈進了曾經的月氏霸主之一的‘湟水部’的核心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