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大都尉此去,務必牢記:忍辱負重,為了日逐王,也為了大匈奴,左大都尉切切不可意氣用事!”
“漢人中不喜匈奴者,不願與匈奴和談者,不知凡幾,切不可因小失大,即使漢人官吏有意羞辱,也當戒急用忍!”
“今之匈奴,今之日逐王,已不可承受與漢開戰之痛矣!”
而那時,堅昆王尚且不知這河西已換了主人,不知坐鎮於此的已是那位。
若是知道,恐怕叮囑的會更多。
想到這裡,蘭域就只好咬著牙齒,狠下心來,拜道:“即是如此,外使不敢再勞煩貴官……”
然後,他舉起手裡的使者節旄,走向那扇小門,然後低著頭,弓著腰,費勁的跨過那道狹窄的門。
在這個過程中,蘭域的內心,猶如萬蟻撕咬,又彷彿被無數利刃攪碎了一般。
但……
他沒有選擇,也沒有辦法。
這個恥辱,他只能吞下去。
………………………………
城樓上,韓增俯視著城下,看著匈奴使者,躬身彎腰,痛苦萬分的從小門裡穿過。
他終於笑了起來。
念頭通達,感覺暢快無比!
當初,匈奴冒頓單于和老上單于是怎麼羞辱的漢家君臣?
他可沒有忘,史書也沒有忘。
現在,終於可以償報一二了。
“此襄公復九世之仇,春秋大之也!”他痛快的道:“當浮一大白!”
於是命人取來酒罈,與眾人分飲,一口而盡,身心與靈魂都只覺暢快萬分!
而左右親隨、大將,比他更激動。
有聰明人甚至意識到了,今日的情形,可能會在某一天,成為青史上的故事!
畢竟,漢家推崇大復仇,尤其是國仇方面,任何償報國仇者,必有登青史之上的潛能!
而當年匈奴人是如何對待漢使的,史書上可是寫的清清楚楚!
只是想到這裡,續相如就靈機一動,悄悄的叫來自己的家臣,吩咐道:“去請畫師來,讓其繪今日匈奴使團入城之醜態!”
自白紙出現後,寒門士子之中,就有些人開始另闢蹊蹺,以書畫入幕,為他人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