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延年不知道魏相為何問這個事情,但還是答道:“自是有的,我看過軍報,河西軍分別多次率斥候出樓蘭抵近偵查匈奴動向……”
“斥候可曾有帶大黃弩?”魏相又問道。
田延年一楞,誰沒事閒著蛋疼帶大黃弩出去啊?
那可是光弩身就重達數十斤,每次上弦都需要兩個人輔助才能完成的重武器。
魏相卻是道:“那便是有了……”他自顧自的說著:“若是如此……那麼,這匈奴單于狐鹿姑或許就是傷於斥候所攜帶的大黃弩之下……”
“不然,何以半歲之前,狐鹿姑可以率軍遠征萬里,與先賢憚對峙天山之下,不過半載便崩卒於漠北?”
“必是如此!”
田延年聽著目瞪口呆,不可思議的看著魏相:“這……會有人相信嗎?”
魏相哈哈大笑:“怎麼會沒有人信呢?”
“當初,白登山之圍,絳候周勃率軍三日夜疾馳數百里,逼迫匈奴冒頓單于解圍……如今,天下有幾人知曉此事?”
“在天下人看來,白登山之圍,是如何解的?將軍豈能不知?”
田延年聽著,默默點頭。
在普羅大眾眼中,白登山之圍,那是曲逆候陳平獻策,以重金賄賂單于閼氏,才讓匈奴單于高抬貴手,漢軍被圍主力以及高帝方能平安無事,突圍而出。
這個故事,在民間甚至成為了蚩尤戲,被廣泛傳播。
哪怕
田延年,也是一度深信不疑,直到他漸漸成長,成為帝國大將,他才開始明白和醒悟過來,這一切都是編的!
因為,邏輯首先就立不住。
且不談那個閼氏什麼的能不能說動像冒頓那樣的雄主,單就一個事實——高帝被圍白登山到突圍的時間加起來一共才七天!
七天內,陳平得想出辦法,然後找到關鍵人物,最後再重金賄賂之,最後還得匈奴人放開一個口子,供被圍的漢軍主力突圍,而且,漢軍部隊還得對匈奴人充滿自信,相信他們不會忽然襲擊。
這簡直就像是戲劇、神話!
但凡有基本的正治、軍事常識的人,都不會信這個事情!
至於真相嘛?
田延年查過文牘,他很清楚,真相就是——在冒頓單于的主力騎兵將高帝率領的漢軍包圍在白登山上的同時,漢軍的主力步兵叢集,在時任太尉周勃的率領下,自磐石快速南下,對匈奴主力形成反包圍的態勢。
匈奴人若是要硬著頭皮,在白登山決一死戰,那麼他們就要面臨一個可怕的後果——中心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