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他的這個理由根本經不起推敲,但匈奴人也只能認了。
沒辦法形勢比人強!
花錢買平安,總比被人端了老巢強!
不過,韓增也知道見好就收,黑了一筆就不再黑了。
剩下的皮毛、珠玉,都以‘市場價格’計算。
當然,這個市場價格指的是居延當地的市場價格,而不是長安的。
於是,匈奴人送來的數千件各色上等皮毛,被以幾百錢到最多十來金的價格收下。
這裡面,包括了數百張品相完好的虎皮、熊皮、豹皮。
以及百餘張在長安足可引發轟動的白狐皮!
以至於那數千張硝制好的皮毛,總共才抵了不過三千金的賠款。
至於珠玉?
自是如法炮製,上萬塊品相良好的璞玉,全部按照一般玉石價格計算。
總價值被打壓在了四千金。
就這,匈奴人還喜笑顏開,高興的不得了。
押送的貴族,甚至還找韓增打聽,以後的皮毛、玉石,是不是也可以按這個價格走?
是不是拿這些東西來居延換絲綢、鹽鐵,甚至兵甲?
韓增微微一笑,就答應了下來。
匈奴人頓時樂壞了,幾乎當場就要載歌載舞的慶祝。
沒辦法,漢匈全面戰爭迄今已有三十幾年了。
三十餘年來,漢室全面斷絕了與匈奴的貿易往來,使得匈奴人的經濟來源,受到了嚴重打擊。
不說旁的,整個已知世界,唯一能吃下匈奴人每年過剩的皮毛的市場就只有漢室。
而匈奴人出產的狗頭金、玉石,也獨有賣去漢家才能換到東西。
不然,便只有翻山越嶺,賣去萬里之外的大夏。
費時費力不說,賺到的利潤,可能還無法抵償這一路辛苦奔波的代價。
沒辦法,狗頭金、玉石雖然是硬通貨。
但是,它們終究無法像絲綢那樣,有著十倍、百倍的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