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韓增從長安武庫搞來的東西。
基本都是爺爺輩武器。
有些武器的生產日期,甚至能追溯到秦代。
這也是青銅武器的優點了——耐腐蝕,易於保養。
別說丟武庫一百多年,就算地下一千年、兩千年,也不會腐朽。
除了武器,匈奴人還換走了大批的食鹽、糧食、布帛。
等到五月,在事實上,西域的匈奴各部,已經完全仰賴於與漢貿易來維繫生存了。
而這時候,西域地區地表上的狗頭金、玉石資源,已然基本耗盡。
匈奴人沒有辦法,只好命令西域各國上供。
同時,組織大批奴隸,在西域的河流、山川之中,找尋玉石、黃金資源。
他們甚至學會了淘金——在尹列水、計示水的支流之中,找那些富含金砂的河段,然後組織人手淘金、挖玉。
但,這些終究是杯水車薪。
僅夠抵充,每月需要償付給漢朝人的賠款本息了。
這裡就不得不說,韓增當初抄來的帝*國*主*義金融計劃真的是太棒了。
看似是吃虧,給了匈奴人一個可能撕毀協議的機會。
實則是捆綁!
特別是他祭出來的首付加每月償還本息的計劃。
就像枷鎖,勒在了西域匈奴的脖子上,迫使他們不得不每個月都得拿出黃金珠玉皮毛奴婢來衝抵本息。
儘管每個月看上去都不多,不過需要還個幾百金罷了。
但問題是,這一個個月下來,匈奴人頓時就感覺難受無比了。
偏偏,漠北的內戰,愈演愈烈。
哪怕李陵率部加入戰場,迅速奪取私渠比鞮海,以先賢憚與狐鹿姑的名義,收服大量部族。
又得衛律之助,在戰場上佔據上風。
更有大批從漢室採購的青銅兵甲來武裝他的軍隊,打的安糜與屠耆抱頭鼠竄。
但問題是,正因為李陵太強勢了。
所以,各方瞬間都開始聯合起來,針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