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能獨立存續至今,自有他的道理與合理所在。
別看十餘年前,漢朝人將大宛按在地上肆意摩擦,將其國家國格與尊嚴都踩進了泥裡面。
但,漢朝是什麼樣的存在?當年的漢軍又是怎樣的存在?
匈奴人清楚,烏孫人同樣明白。
漢朝可是打遍了整個已知世界,都沒有對手的恐怖存在!
縱然當年,漢軍因為遠征萬里的緣故,戰鬥力得打個折扣。
但,當年的烏孫和匈奴可都是圍觀了那場遠征的。
尤其是烏孫人,曾經近距離的觀察和審視了戰場,評估了大宛軍隊的戰力。
所以,翁歸靡和蘭域心裡面都有數。
這大宛,單靠一己之力,是吃不掉,也拿不下的!
即使勉強拿下來,自身恐怕也要損失慘重,得不償失。
“將軍打算怎麼辦?”翁歸靡忽然提出他的問題。
蘭域笑著伸出手來,從身側的一個貴族手裡,拿過一塊木牘,然後坦露在翁歸靡面前,道:“昆莫請看,此乃我國多年來繪製的大宛堪輿圖……”
翁歸靡定睛看過去,卻見那塊木牘相當陳舊,以至於其上的線條有些都已經模糊了。
他頓時心領神會的對著蘭域笑了起來。
而在同時,內心之中,翁歸靡已經罵了起來:“匈奴,真是陰險至極啊!”
從這木牘的成色與顏色來看,其繪製年代恐怕起碼都是五年以前,甚至十年前!
而當時的匈奴單于,可還是且鞮侯單于!
換而言之,早在且鞮侯單于時代,匈奴人已經開始將主意打到了大宛人身上,併為此進行了情報與資訊蒐集工作。
這表明了一個重要資訊——匈奴人怕是在著手進行著戰敗的準備。
匈奴的高層貴族與掌權者,恐怕有著一旦戰敗失利,便如月氏人一樣西遷,以避開漢朝打擊,遷徙去西方的準備。
而這個猜想若是真的,翁歸靡知道,匈奴人就肯定有其他類似預案。
譬如,針對烏孫的預案。
而以匈奴對烏孫的滲透與影響力來看,恐怕烏孫國的地理、情況,都已經被他們摸得清清楚楚了。
蘭域拿著那木牘,似乎根本沒有注意到翁歸靡的神色,笑著繼續道:“昆莫您看,這大宛國的地理,是不是有些熟悉呢?”
“其是不是與危須、焉奢、莎車等國一樣?”
“乃是為群山環繞的盆地地形?”
翁歸靡看著木牘,點了點頭,比起匈奴人,烏孫人對大宛有著更加詳細和清楚的瞭解、調查。